本文目录一览

1,增值税报表怎么填

表二不是自动生成的吗?如果一定要手工填的话,(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我该填什么?)这里就填3月份161819.46 的进项税额,59行金额要不要手工填呀,要就填下去吧!
对你来说,附表二不用再人为填列数据了。

增值税报表怎么填

2,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步骤

首先抄报税(即先将开具的发票信息抄入到申报系统);填写财务报表;再填写申报表中的附表,后填写主表。注意事项:不是所有附表都需要填,而是根据业务的需要可选择填写。如果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附表一、二、三、四都是必须填,无数据填写“0”。

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步骤

3,急请教高手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你是哪里啊,我们这里被批准为一般纳税人后手写发票就要上缴,完全是税控的机打发票,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附表二是进项税额明细表,应在辅导期第一个月填在24(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并在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数量。辅导期第二个月收到通知书后应填写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同时填写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如果当月还有要认证的发票同上面填写一样(24栏、25栏、35栏)

急请教高手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4,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报表怎么填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自2019年5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需要填报“一主表四附表”,既满足降低增值税税率、加计抵减、不动产一次性抵扣等政策实施的需要,也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一主表四附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以下材料不再需要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填表指引1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怎么申报加计抵减额?答: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人:(1)当期按照规定可计提、调减、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在申报时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 “二、加计抵减情况”相关栏次。(2)以前税款所属期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在申报时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第2列“本期发生额”中。(3)纳税人发生了进项税额转出,按规定调减加计抵减额后,形成的可抵减额负数,应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 “二、加计抵减情况”第4列“本期可抵减额”中,通过表中公式运算,可抵减额负数计入当期“期末余额”栏中。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幸福快乐每一天!欄欄

5,增值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怎么填写

《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填表说明1.“发票起止号码”是指填写在本张表格中的发票(包括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的起始及截止号码。2.“(共 页、第 页)”分别是指《增值税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共有几页,本张表格是其中的第几页。3.《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明细表》的“发票类别”栏: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4]134号文件)规定的编码填写。即:第一位代表发票版本的语言文字,分别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文、维文;第二位代表是几联发票,分别用4、7表示四联、七联;第三位代表发票的金额版本号,分别有1、2、3、4表示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千万元版,第三位为0表示电脑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的“发票类别”栏空格不填。4.“购货单位名称”栏应填写全称。5.“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栏应按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具体名称填写。6.“销售额”栏填写用不含税价格计算的销售额。纳税人如果使用普通发票,在填写本栏时应将其票面上的销售额价税分离,分别填写相应栏目。7.“不开发票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栏填写内容包括视同销售及价外收入等不开发票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要求:1、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应纳增值税的所属纳税期,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2、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年、月、日。3、纳税人登记号,按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国税机关规定的登记号填写。4、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全称,不得填写简称。5、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纳税人的法人代表或经营负责人的姓名。6、营业地址,填写纳税人所在地的详细地址。7、开户银行及帐号,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及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8、经济性质,按纳税人税务登记上所认定的经济性质填写。9、经济类型,按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供水及商业分别填写。10、“本期销项税额”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要求填写: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按“货物、应税劳务、视同销售”分别填写国家税务总局分类口径及不同的适用税率分别填写对一些生产、经营品种较多的企业,如果一张申报表货物名称填写不下的,可以按不同的税率汇总名称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对汇总填报申报表的,必须附有销货方填开的按国家税务总局计会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列“货物”清单(2)应税销售额,填写增值税的计税销售额。如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不作销售而按税法应征税的价外费用,也应填入“应税销售额”中。(3)“应税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均不包括出口货物的销售额。适用税率,按所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适用税率填写本期进项税额,填写申报期当月的实际发生额。其有关栏次按下列要求填写:(1)本期发生额,应根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以及准予计算抵扣的货物和劳务分别填写。17%税率及13%税率项目,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款,及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写。“免税农产品”,依照采购免税农产品的买价,依10%的抵扣率计算填写。运输费用,按照购进货物或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金额,依10%的抵扣率计算填写。废旧物资,填报的范围仅指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的纳税人,按照收购金额依10%的抵扣率计算填写。6%征收率,按照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按6%注明的税款填写。2)“本期发生额”栏中各项目的填写口径,指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准予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税法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填入本栏中的有关项目。如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对购进时无法确定用途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本纳税期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如免税货物(或免税劳务)的进项税额、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等,可填入本栏。(3)“免税货物用”、“非应税项目用”、“非常损失”、“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合计数与会计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本月合计数一致。填写口径同“本期发生额”栏的填写。如在购进时直接用于免税项目、未填入“本期发生额”栏的进项税额,不需再填入“免税货物用”栏。非应税项目用,包括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非常损失,包括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以及其他原因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②不易划分进项税额的,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分摊填写。即:不得抵当月全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扣的进=部进项×敁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项税额税额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③“抵扣税额”,为“本期发生额”减去“免税货物用”、“非应税项目用”、“非常损失”、“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的余额。13、“期初进项税额”的有关栏次14、本表“税款计算”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方法填写:销项税额合计本月数,填写“本期销项税额”中“税额”的合计数;累计数为本年初至本申报期“本期销项税额”中“税额”的合计数的累计。(2)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填写“本期进项税额”中“抵扣税额”合计数加上“期初进项税额”中“抵扣税额”本月数之和;累计数为本年初至本申报期的“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的累计。3)上期留抵税额,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留抵税额”累计数。该项只填写本月数,不填写累计数。(4)“应抵扣税额合计”本月数、累计数,分别等于“抵扣税额合计”与“上期留抵税额”本月数、累计数的合计数。(5)“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最高不得超过“销项税额合计”数额。即:“应抵扣税额合计”小于“销项税额合计”数额时,“实际抵扣税额”填写“应抵扣税额合计”数额;“应抵扣税额合计”大于“销项税额合计”数额时,“实际抵扣税额”填写“销项税额合计”数额;累计数为本年初至本申报期的“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的累计。6)应纳税额本月数,填写“销项税额合计”本月数减去“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的差额;累计数为“销项税额合计”累计数减去“实际抵扣税额”累计数的差额。(7)代扣代缴税额,填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扣缴的增值税。本月数为本申报期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累计数为本年初至本申报期代扣代缴的增值税的累计。8)“应纳税额合计”本月数、累计数,分别为“应纳税额”与“代扣代缴税额”本月数、累计数之和。(9)“已交纳税额”的本月数,为纳税人在本申报期内预缴的税款;累计数为当年初至本申报期内实际交纳的税款。(10)“应补(退)税额”本月数、累计数,为“应纳税额合计”减去“已交纳税额”本月数、累计数的差额,如果差额为负数的在数字前用“-”号表示。(11)“留抵税额”本月数、累计数,为“应抵扣税额合计”减去“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累计数的差额。(12)截止上期累计欠税额,只填写累计数,不填写本月数。(13)本期已清理欠税,只填写本月数,不填写累计数。15、“授权人签字”与“声明人签字”的填写:(1)未授权代理人进行纳税申报的,“声明人签字”处由法定代表人签字,“授权人签字”处空白不填。(2)授权代理人进行纳税申报的,“授权人签字”处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声明人签字”由代理申报人签字。

6,一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法律分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必须同时附列《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增值税(专用发票/收购凭证/运输发票)抵扣明细表》等三个附表。新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用)分浅绿和米黄两种颜色,浅绿色适用于增值税A类企业,米黄色适用于增值税B类企业。三个附表则统一为白色。新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用)从1996年1月1日起启用。在没有认定增税A类企业之前,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均使用米黄色申报表。纳税申报表由市局统一印制,各征收分局在12月25日前到市局征管处领取新表。各分局在使用新表的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市局征管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7,增值税申报表如何填写是每个月填的那种最好清楚点的有附图操

首先,增值税纳税申报的调整事项  1.《通知》修订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办法。由于增值税转型后允许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纳税申报期限相应调整。一般纳税人从事机动车(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和旧机动车除外)零售业务必须使用税控系统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废旧物资专用发票不再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2009年4月1日起废旧物资专用发票一律不得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因此,《通知》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国税发〔2003〕53号)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调整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表二)》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废止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三)、(表四)》;删除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中的“及购进废旧物资普通发票”;将第六条调整为“纳税人应按月进行纳税申报,申报期为次月1日起至15日止,遇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1日;在每月1日至15日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2.《通知》调整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由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已经修订,涉及纳税申报的条款相应发生变化,纳税申报期限也相应延长至15日内。因此,《通知》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表头说明调整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均应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按期填报本表,并于次月一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  3.由于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期限为次月一日起十五日内,原纳税申报表上的“本月数”提法不够明确,容易引发歧义,并且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再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因此,《通知》将《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本月数”调整为“本期数”;第4栏调整为“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第5栏调整为“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不再填写。  其次,增值税纳税申报应注意事项  由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生效时间是2009年1月1日,纳税人2009年1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应该是2009年2月1日至2月15日,而在2009年1月1日至1月10日期间办理的纳税申报对应的是2008年12月份应纳增值税,因此,《通知》明确纳税人在2009年1月征期仍使用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调整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自2009年2月1日启用。  1.表头说明相关内容的调整。《通知》明确,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表头说明调整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均应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按期填报本表,并于次月1日至15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  2.申报表附列资料多项内容不再填写。如:《表一》第2、9栏“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表二》自2009年5月1日起第7、30栏“废旧物资发票”、第9栏“6%征收率”及第10栏“4%征收率”、第32栏“6%征收率”及第33栏“4%征收率”等,都不必再填写。  3.申报表附列资料多个项目名称调整。《表二》第5、28栏项目名称调整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第6、29栏项目名称调整为“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第5、28栏项目名称调整为“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其中辅导期纳税人第8栏,填写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核查结果中允许抵扣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的份数、金额、税额。辅导期纳税人第31栏,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数据。第11栏项目名称调整为“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其中“税额”栏填写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第8、31栏项目名称调整为“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第15栏项目名称调整为“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填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转出的进项税额。  4.增加“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比对内容。《表二》第21栏增加为“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中“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税额。  5.《表二》六处填表说明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①填表说明第四条第3款“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调整填写为“前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该项应与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加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减第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后的所得数据相等;②第六条第二款“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均进行了重大修改,而第六条第四款调整为“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并详细说明;③第七条中“代扣代缴税额”项指标的填写依据,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  6.调整后的新表数量和启用时间。调整后的新表包括5个,即《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同时,由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生效时间是2009年1月1日,纳税人2009年1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应该是2009年2月1日至2月15日,而2009年1月1日-10日期间办理的纳税申报对应的是2008年12月份应纳的增值税额。因此,《通知》明确,纳税人在2009年1月征期仍使用原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调整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自2009年2月1日起采用。与之相适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1074号)明确,2009年1月征期仍使用原增值税纳税申报“一窗式”票表比对规定,调整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一窗式”票表比对规定自2009年2月1日起执行。  7.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有最新政策规定。《通知》明确,《表二》所称的“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均包括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应当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指一般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实际发生,并取得2009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8.“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有关事项被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1074号)对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辅导期纳税人纳税申报时有关“一窗式”票表比对工作进行了明确要求。该通知规定,从2009年2月1日起,《废旧物资发票开具清单》、《********抵扣清单》停止报送;自2009年5月1日起《废旧物资发票抵扣清单》停止报送等。  表格太大了,还不清楚,你去百度文库下载吧,我都上传到百度文库了。
预缴了增值税,填到申报表上的第28行。 一般纳税人当月认证上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反映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28行的“分次预缴税额”一栏。 如果上期申报时有形成的有未使用完的预缴税款,在下期申报时税务申报系统会自动提示,受理纳税申报税务人员会在系统内进行手工抵缴的。

8,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一、 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我要办税】二、 选择【税费申报及缴纳】三、 选择应申报的报表在【按期应申报】中,选择要申报的税种,点击[填写申报表]注:1、“按期应申报”里出现的待申报的申报表和财务报表都是纳税人当期需要申报和报送的。2、 若纳税人近期有税费种认定、纳税人资格、备案等发生变动,页面展现清册与实际所需不符的,需要点击页面的蓝色字体“重置申报清册”,重新生成应申报清册。四、 填写增值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注:在选择申报表右上方标示的红色数字为警示信息,含义为该份申报表还存在的不能通过审核的错误数量。五、 选择《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注:申报表上方显示应申报的增值税类型,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同时显示核定销售额和核定应纳税额。六、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需填报的主要内容注:因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进项税额抵扣,所以在申报表主表中主要填写的就是五类销售额。七、 应税销售额的填报注:1、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差额征税纳税人发生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行为且有扣除项目的,第1栏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第8栏数据一致。第1栏本期数≥第2栏+第3栏本期数2、 第2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务机关代开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自行开具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合计。3、 第3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货物及劳务、应税行为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4、 第4栏“ 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5%征收率)”:差额征税纳税人发生适用5%征收率应税行为且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填写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第4栏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第16栏数据一致。第4栏本期数≥第5栏+第6栏本期数5、 第5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务机关代开5%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自行开具5%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合计。6、 第6栏“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 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发生应税行为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7、 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比对:税控抄报专用发票含税金额合计+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含税金额合计≤第2栏本期数×1.03+第5栏×1.058、 增值税普通发票销售额比对:税控抄报增值税普通发票含税金额合计+税控抄报增值税通用机打发票含税金额合计+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含税金额合计≤第3栏本期数×1.03+第6栏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本期数×1.05+第8栏货物及劳务列本期数×1.03+第12栏本期数+第14栏本期数。9、 差额征税纳税人专用发票、普通发票比对:八、 免税销售额的填报注:1、第9栏“免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应税行为的销售额,不包括出口免税销售额。2、 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填写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不填写本栏次。第17栏和第18栏自动计算免税额。3、 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本栏次由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填写。第17栏和第19栏自动计算免税额。4、 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应税行为的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未达起征点政策的免税销售额。填写该栏前应先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该栏免税销售额应为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中“免税项目”第1列合计与该栏相等。篇幅有限,想要领取报税资料及详细申报表填写步骤的小伙伴,按照下方操作即可免费领取学习哦!《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新

9,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按以下方法填写:  (一)填写步骤:  1.销售情况的填写  第一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至11列;  第二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  第三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2至14列。(有差额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  第四步: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有减免税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2.进项税额的填写  第五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有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第六步:填写《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有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第七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第八步:填写《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  3.税额抵减的填写  第九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有税额抵减业务的纳税人填写)  4.主表的填写  第十步: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根据附表数据填写主表)  (二)填写说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的一般业务(不包含即征即退、减免税、出口退税、汇总申报、税额抵减、差额征税、固定资产抵扣、不动产抵扣业务),只需要填写附表一、附表二、进项结构明细表和主表中的部分项目。其他表格不需要填写。  1.销售情况的填写说明  (1)一般计税方法的填写  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业务,当期取得的收入根据适用不同的税率确定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分别填写到对应的 “开具增值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列中。  (2)简易计税方法的填写  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业务,当期取得的收入根据适用不同征收率确定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分别填写到对应的 “开具增值专用发票”、“开具其他发票”、“未开具发票”列中。  2.进项税额的填写  (1)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填写  纳税人当期认证相符(或增值税发票查询平台勾选确认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进项税额填写在“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次中。  当期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经稽核比对相符后,根据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注明的相符税额合计,填写到附表二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栏次中。  当期取得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到附表二第6栏“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栏次中。实行农产品核定扣除的企业,计算出的当期农产品核定扣除进项税额也填写在此栏中。  当期取得的“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代扣代缴的税额填写到附表二第7栏“代扣代缴税收缴款凭证”栏次中。  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取得的道路、桥、闸通行费,以取得的通行费发票(不含财政票据)上注明的收费金额计算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填入附表二第8栏“其他”。  相关政策:一般纳税人支付的道路、桥、闸通行费,暂凭取得的通行费发票(不含财政票据,下同)上注明的收费金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高速公路通行费可抵扣进项税额=高速公路通行费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3%)×3%;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桥、闸通行费可抵扣进项税额=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桥、闸通行费发票上注明的金额÷(1+5%)×5%。  (2)进项税额转出额的填写  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政策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填写到附表二第13至23栏中。  相关政策:《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①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④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⑤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3.进项税额结构明细的填写  《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中“按税率或征收率归集(不包括购建不动产、通行费)的进项”,反映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进项税额,不包括用于购建不动产的允许一次性抵扣和分期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纳税人支付的道路、桥、闸通行费,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纳税人执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所对应的税率,将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入相应栏次。  纳税人取得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实际购买的服务、不动产或无形资产对应的税率或征收率,将扣税凭证上注明的税额填入对应栏次。  第29栏反映纳税人用于购建不动产允许一次性抵扣的进项税额。购建不动产允许一次性抵扣的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用于购建不动产时,发生的允许抵扣且不适用分期抵扣政策的进项税额。  相关政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第15号公告,不需进行分2 年抵扣的不动产(可一次性全额抵扣)主要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融资租入的不动产、施工现场修建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  4.主表的填写  (1)销售额的填写  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主表中的销售额都为不含税销售额。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为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根据不同项目,分别填写到“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免税销售额”。主表的销售额根据附表一中的销售额进行填写。  其中: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额不填写到主表第3栏“应税劳务销售额”中,应填写到主表第1栏“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中。  “应税劳务销售额”栏填写应税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  (2)税款计算的填写  附表一中的“货物劳务的销项税额”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项税额”合计填写在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栏次。附表二中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填写在主表第12栏“进项税额”中。根据主表中注明的公式计算的“应抵扣税额合计”、“实际抵扣税额”、“应纳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应纳税额合计”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栏次。  主表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按照规定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以下简称“两项费用”),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旧货销售额1%减征的部分。  主表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由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与“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减去“应纳税额减征额”计算得出。一般计税方法的留抵税额不能抵扣简易计算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3)税款缴纳的填写  主表第28栏 “①分次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已缴纳的准予在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税额。  主表第34栏“本期应补(退)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三)特殊业务的填写  1.即征即退业务的填写  纳税人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的征(退)税数据填写在附表一“即征即退项目”栏次中和主表“即征即退项目”列中。未发生即征即退业务的纳税人无需填写相关内容。即征即退业务的纳税人取得的进项税额需要在“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中进行分摊。  2.减免税业务的填写  发生免税业务的纳税人需要填写附表一免税相应栏次和减免税明细表、主表免税销售额栏次。  (1)减免税明细表的填写  “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应纳税额减征额”当期大于零的纳税人需要填写“减税项目”栏次。  “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无数据时,不需填写本栏。  “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税、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按下列情况填写:纳税人兼营应税和免税项目的,按当期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销售收入全部为免税项目,且当期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按当期取得的合法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当期未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计算免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计算的,本栏次填“0”。  3.出口退税业务的填写  (1)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业务的填写  ①出口销售额的填写:  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政策的当期出口销售额填报在附表一“免抵退税”部分“开具其他发票”“销售额”列,和主表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该销售额为企业会计确认的出口销售额。《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出口销售额是单证信息齐全进行出口退税申报的销售额。两者口径不一致,形成的《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本年累计销售额差异属于正常情形。  ②征退税率之差转出的进项税额填写:  生产企业应根据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的出口销售额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填报在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第18栏“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汇总表第25栏与附表二第18栏数值需相同,不得有差异。  ③免抵退应退税额的填写: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的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不是申报系统自动带出来,需要手工填入。该栏按照税务机关退税部门审核确认的上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填报。出口企业无论当月是否收到退税款,都必须按照以上要求填写。  ④生产企业出口业务适用免税情形的填写: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适用免税情形时,出口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免税列、减免税明细表中“出口免税”栏次和主表第8栏“免税销售额”中。与此同时,用于免税业务计算的进项税额转出填写在附表二第14栏“免税项目用”。  (2)外贸企业免退税业务的填写  ①出口销售额的填写:  外贸企业出口销售额适用免退税的,填写在附表一免税列和主表主表第8栏“免税销售额”中。  ②进项税额的填写:  外贸企业用于出口业务取得的专用发票须按规定的时限进行认证(或登录发票查票平台勾选确认)。外贸企业内外销必须分开核算。外贸企业取得的用于出口退(免)税的进项发票,认证后填写在附表二“待抵扣进项税额”相应栏次。外贸企业征退税率之差部分计入成本,不在附表二进项税额转出中反映。  4.汇总申报业务的填写  (1)总机构申报表的填写  实行总分支机构汇总申报的企业,总机构填写完整的增值税申报表。总机构根据传递表系统汇总的,包含所有总分支机构销售额、进项税额、分支机构分配的应纳税额,进行填写申报表。总机构需要填写完整的的申报表。  所有总分支机构取得的进项税额,由总机构汇总填写在附表二第1栏“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按季申报的总机构,汇总的进项税额包含该季度所有总分支机构认证(或登录发票查询平台勾选确认)的专用发票进行税额之和。  分支机构根据销售占比分配的税款,由总机构填写在主表第28栏“①分次预缴税额”。实行定率预缴的总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定率预征的税款也填报在该栏。  (2)分支机构申报表的填写  分支机构只需要填写附表一、附表二、主表。  ①销售额的填写:  分支机构实行按销售额占比分配的税款,倒推出的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一般计税方法”相应税率栏次中。  分支机构实行定率预征计算的税款,倒推出的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一般计税方法”相应税率栏次中。  “营改增”分支机构实行定率预征的,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第第13a行“预征率 %”。部分实行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铁路运输试点纳税人销售额填写在附表一第13b、13c行“预征率 %”。  ②进项税额的填写:  分支机构认证((或登录发票查询平台勾选确认)的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填写在附表二第1栏“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并填写到附表二第 17栏“ 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作进项税额转出。  5.税额抵减业务的填写  发生“两项费用”抵减以及销售、出租不动产和销售建筑服务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需要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  本表第3行由销售建筑服务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销售建筑服务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  本表第4行由销售不动产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销售不动产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  本表第5行由出租不动产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反映其出租不动产预征缴纳税款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  6.差额征税业务的填写  有差额征税业务的纳税人需要填写附表二第12至14列和附表三。附表二中第12列相应栏次的数值应等于附表三第3列相应栏次的数值。

10,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

  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填制报送《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那你知道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呢?下面Sara我给大家分享了增值税申报表填表要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应填制报送《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见附表2-1及附表2-2),增值税申报表怎么填呢?增值税申报表填表说明如下:   (1)“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2)“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的具体日期。   (3)“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4)“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最细项进行填写。   (5)“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6)“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7)“注册地址”栏,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8)“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9)“开户银行及账号”栏,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账户号码。   (10)“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11)“电话号码”栏,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   (12)“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   (13)“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   (14)“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15)“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16)“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17)“纳税检査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www.cyoNe.com.cn/,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査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   (18)“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19)“其中:纳税检査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査、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査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   (20)“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1)“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   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22)“免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23)“免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   (24)“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25)“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   (26)“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初余额一致。   (27)“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但不包括销售折扣、折让,销货退回等应负数冲减当期进项税额的数额。   (28)“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29)“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査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0)“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31)“实际抵扣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2)“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3)“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   (34)“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査应补缴税额。   (35)“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36)“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7)“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38)“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39)“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收到税务机关退回的,因开具《出口货物税收专用缴款书》而多缴的增值税款。该数据应根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中“收到税务机关退回的多缴增值税款”数据填列。“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0)“本期巳缴税额”栏数据,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人库的査补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1)“分次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分次预缴的增值税额。   (42)“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销售出口货物而开具专用缴款书向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增值税额。   (43)“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包括缴纳上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提的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4)“本期缴纳欠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査补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5)“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査应缴未缴的税额。“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46)“其中:欠缴税额(>0)”栏数据,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47)“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   (48)“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49)“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査补税额”。该数据与“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上年度末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数。   (50)“本期入库查补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款,包括:①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査补增值税款;   ②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51)“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该数据与“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文章TAG: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报表怎么填写一般  纳税  纳税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