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务机关在税收宣传工作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税收宣传工作随着税收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对税收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它是普及公民税法知识、增强社会税收意识、提炼税收工作成果、提升国税形象、展示国税风采、实现“三个一流”的重要手段。  1、税收宣传可以提高创一流的工作标准。争创“三个一流”工程,是我们确保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各项工作都是通过各项税收业务的开展来实现的,所以税收宣传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只有这样,税收宣传才能对国税工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首先,税收宣传具有事前引导国税工作的作用。任何宣传工作都离不开工作亮点,每一项税收工作开展之前,如果准备对其进行宣传,必须使该项工作按照“新闻宣传”的水平实施,完成这样的工作应该是高标准的,所以税收宣传对国税工作具有引导作用。其次,税收宣传对国税工作具有阶段性的促进作用。在一项税收工作新举措出台后,税收宣传根据税收工作发展态势随时介入,跟踪进行宣传报道,以宣传推波助澜,营造声势,推动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之,税收宣传过程可以总结工作经验。税收宣传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工作成绩的再现,税收宣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税收工作深度总结的过程,一篇好的宣传文章是通过分析工作态势、发现亮点、挖掘经验而形成的。用税收宣传这种形式总结出的工作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税收宣传是展现一流工作业绩的窗口。税收宣传成果作为税收工作的结晶,是一种宝贵财富。一是税收宣传是对单位工作业绩的一种肯定。有句俗话: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如果金子被深埋在土里,即使它发光,别人也不一定能看到。更何况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都乐于接受信息,乐于打造自身形象,也就是说如果不去宣传,就是工作干得很出色,宣传不出去,别人也就不能知道。因此,就需要把闪光点给它挖掘出来,把亮点给它宣传出去。二是税收宣传成果的运用可以推动工作创新。我们可以从宣传成果中获得启发。通过宣传工作的亮点,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形成较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实现工作的又一次创新。  3、税收宣传可以全面促进一流队伍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是全面实现“三个一流”的基础,抓住了队伍也就抓住了“三型税务”建设的根本。但抓队伍建设离不开税收宣传,它可以起到教育和激励的作用,为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是税收宣传的过程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的工作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客观上,宣传能力是国税干部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只会干活而不会宣传,所做的工作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永远无法胜任更深层次的工作。不仅如此,税收宣传的过程也是学习业务、提升素质的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建立了“大服务”格局以后,提升宣传能力更为重要。二是税收宣传对税务干部的行为起到引导与约束的作用。税收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宣传典型,典型的示范作用可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可以引导大家在工作中去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展示公正执法、规范服务的良好形象。同时对税干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使其时时都要注意维护国税形象。

税务机关在税收宣传工作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2,互联网能开增值税发票吗

您好: 1.增值税发票分为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票是可以抵税的。 2.互联网行业肯定是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的。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电子发票试运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4个地区,自2015年8月1日起开展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电子发票试运行工作。  互联网时代,电子发票正在落地生根———从电子发票的开具,到电子发票入账,再到如今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电子发票开始试运行,电子发票已然星火燎原。  相对于纸质发票,电子发票具有很多优势。当交易产生时,电子发票系统即可自动产生对应的电子发票,交易的完整、真实数据信息,也将同步、实时交付给交易双方和税务管理部门,价税直接在交易过程中分离而直接进入国库,全面实现交易、税收缴纳的信息化、自动化。  同时,在面对存疑问题时,以电子发票系统内的数据为基础,展开稽查与数据溯源也十分简单、便利和低成本。其中的“低成本”,实际上对我国的绿色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据表明,淘汰纸质发票、推广电子发票对绿色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公司纸质发票此前每年的使用成本超过5000万元,全面应用电子发票后,仅京东每年就可节约5亿张纸质发票,相当于300多吨纸张。企业节省成本、促进环境保护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电子发票的出现,成为电商们压缩经营成本的一剂良药,业界都期盼早日启动试点。”许多电商经营者如是说。  电商掀起的电子发票应用热潮迅速蔓延至各个行业,但是电子发票的入账成为应用的发展瓶颈———若需入账,就要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这样既失去了电子发票节能环保的意义,也使应用者面临发票易复制、唯一性无法保障等使用安全问题,进而制约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  2013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档案局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电子发票及电子会计档案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力推电子发票及会计档案综合试点工作,重点研究解决电子发票以电子化方式入账和推广应用的问题。  中国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人保财险作为试点企业,在四部委和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人保财险与京东和东港股份密切合作,依托成熟的安全技术方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首次实现了电子发票开具、取得、入账、归档、回传的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管理,为全国统一制定电子发票及电子会计档案的业务和技术标准规范做出了有益探索,为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广提供了成功模式。  此次北京等4省市电子增值税发票的试运行,实际上打开了电子发票运用的全新领域。现在,电子发票已经落地生根,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发票完全取代纸质发票的时代或将到来。
对于怎样交纳税率问题可分几种情况:1、看你销售的对象是不是需要增值税票,增值税票分两种3%和17%;2、3%的增值税是国家为了扶植创业者小规模经营而设立的,公司注册资金较少(3--30万元);公司销售的产品只能开出3%的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给对方;3、17%的增值税缴纳属于一般纳税人,是中、大型公司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中必须缴纳的差额税率(差额是指你进价和出价,但进价必须有17%票可抵扣),公司注册资金较多(50万以上元);4、如果对方(你的客户)一定要17%的税票,那你的公司必须是一般纳税人。

互联网能开增值税发票吗

3,如何加强与央企的对接合作建议 gov

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与央企合作,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为推进我市与央企的对接合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协调服务,通过推进与央企对接合作,聚集发展要素,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与央企对接合作的政策措施,加强与央企的互动交流,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全面推动我市与央企的战略合作。 (二)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市政府驻外机构和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合作对象以央企为主,兼顾世界500强企业、军工企业、区域性、行业性龙头骨干企业和浙商重点企业。 (三)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我市和央企的比较优势,通过对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工作重点 突出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围绕做大做强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对接合作。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实施“一企一策”。对来我市投资建设产业基地、产业园区或投资规模大、对我市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央企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二)优先保障用地。优先保障央企对接合作项目的用地,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投资强度指标的项目,其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落实用地指标、优先预审报批、优先供地。项目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净地出让。 (三)完善配套设施。优先保证央企重大投资项目的基础设施以及供电、供水、供汽等配套条件;优先调剂重大产业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对企业的原辅材料、产成品运输等生产要素予以重点调度。 (四)扶持合作项目。与央企对接合作项目列入市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享受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各项政策。央企投资项目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比照省级开发园区工业企业建设规费执行标准,享受建设规费优惠政策。 (五)强化金融支撑。央企投资项目纳入全市年度银企合作计划,开辟央企对接合作项目贷款“绿色通道”,协调银行在遵循信贷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贷款额度、放宽企业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央企投资项目量身定制包括信贷、债券、信托、基金、保险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六)加强涉税协调。新落地央企对接合作重点项目所形成的税收中地方可用财力部分,可用于奖励项目企业,奖励方式与比例由项目所在地政府与项目业主协商确定,奖励资金用于其在我市的再投入。央企对接合作项目所购置的进口设备,项目所在地政府与口岸部门要加强协调,做好相应税收优惠措施的政策指导、通关便利等工作。 (七)提供人才支撑。优先为央企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用于央企职工住房建设。帮助央企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困难。市内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可为央企定向培养员工,毕业生优先满足央企用工需求。搭建毕业生与央企双向选择对接平台,为央企接收我市毕业生在就业手续办理、人事代理、户口落户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八)对世界500强企业,军工企业,区域性、行业性龙头骨干企业和浙商重点企业来我市投资合作的大项目,参照央企投资合作项目相关扶持政策执行。 五、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要把央企对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市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央企对接合作的服务工作;各县(市、区)要建立协调服务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如何加强与央企的对接合作建议 gov

4,货物合同中包含技术服务如何备案

合同的主体内容按照项目的技术要求写明;合同的名称最好靠在技术服务一面,千万不要写XX产品采购的字样;将技术服务与货物清单分别列出明细表(如:技术服务费等);技术服务费不要写成软件名称,因为软件名称多数会按照产品交税。建议再咨询一下合同认证部门,有问题给我留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对部分出口货物调整出口退税率。同时明确在2006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已对外签订的出口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备案后,在规定期限内出口该合同项下的货物,出口企业可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退税率办理出口退税。现将出口合同备案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述的备案出口合同是指,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签订的书面形式合同,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2006年9月14日(含14日)前签订; (二)合同签订日期、出口企业、外商、出口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合同协议号等内容明确; (三)经出口企业和外商双方签字确认或盖章;以数据电文方式签订的书面形式合同,必须由出口企业打印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或盖章; (四)合同内容真实有效。 二、出口企业必须在2006年9月30日前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加盖企业印章的合同原件和合同复印件(应注明与原件相符,并有出口企业负责人签字),及《出口合同备案申请表》(见附件1)一并报送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工作的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备案。 三、各级税务机关应及时受理出口企业相关出口合同备案申请,并按照本通知第一、二条的规定认真审核。审核后,对符合规定的出口合同予以备案,同时将出口合同原件退回出口企业。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备案,退回出口企业。 出口合同一经备案不得修改。 四、出口企业将上述出口合同项下的货物报关出口后,在申报办理出口退税时,应单独注明。 五、税务机关在审批上述备案出口合同项下的货物出口退税时,除按现行规定正常审核出口企业必须提供的凭证外,还应对备案合同的主要内容与实际出口货物的相关内容重点进行审核。对2006年12月14日(含14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前出口的货物,且实际出口货物与备案出口合同中出口企业、外商、出口商品名称等内容相符的,税务机关按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办理退税。备案合同项下出口企业、外商、出口商品名称等其中一项内容发生变化的,该合同备案金额以内的出口货物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办理退税。已经办理退税的,税务机关对多退税款予以追回。 上述备案金额是指,备案合同项下申请选择调整前退税率的出口货物的出口金额。 六、出口企业将出口合同报税务机关备案后,如在2006年9月15日至2006年12月14日期间实际出口货物金额、数量超出备案合同的备案金额、数量,超出部分按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办理退税。 七、除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外,其他贸易方式申报出口退税的出口业务均适用于本通知规定的出口合同备案办法。 八、属于委托代理出口的,委托出口企业除向税务机关备案出口合同外,还必须备案与代理出口企业之间的代理出口协议。受托方与外商签订出口合同的,一律由委托方办理合同备案手续。 九、出口企业采取涂改、伪造合同,倒签合同日期等各种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一经发现,税务机关不予退税,已退税款或多退税款予以追回,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十、出口煤炭按照财税〔2006〕139号文件第一条第(四)款第3项的规定办理出口合同备案手续。 十一、各级税务机关应做好备案出口合同的整理、统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于2006年10月31日前,将本次合同备案工作以及《出口合同备案统计表》(见附件2,不含出口煤炭)一同书面报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  附件:1.出口合同备案申请表 2.出口合同备案统计表 国家税务总局

5,如何提升基层税收风险应对工作的质效

  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要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研究税收风险发生的规律,最有效使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实现税收遵从最大化。税收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结构化流程,其总体框架包括:目标计划、数据管理、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及推送、风险应对处理、绩效评价。这几个环节之间专业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督促,共同构成了税收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其中风险应对处理是防范、控制和化解税收风险的过程,是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确保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有效执行的发力点。但就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收风险应对情况来看,仍面临一些现实性的困难及问题。作为一名从事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税务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我区税收风险应对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做好税收风险应对工作、提升应对工作质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税收风险应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及责任心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部分基层风险应对人员对风险应对工作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足。误以为应对工作是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的变型,和原来的征管模式换汤不换药,未运用合理的方法、手段和指标进行风险排疑。二是缺少风险应对信心。有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缺乏应对主动性。三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下发任务的疑点未经深层次原因分析就进行评估应对,未能针对风险点进行疑点排除解释。四是存在以点概面的思想。对部分解除风险点的纳税人的特殊原因进行放大,强加至其他疑点户,不再对其他疑点户进行深层次应对,片面的推测任务模型、方案不切合实际。  (二)缺乏税收风险应对专业化指导。自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地税局、阿勒泰地区地税局自上而下组织过多次专题培训,使税收风险管理人员在理解和应对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未满足现行应对工作的需求,缺少针对纳税提醒、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等应对手段的专业化指导。应对录入、文书使用、证据要求、审核意见五花八门,没有形成指导性、操作性、规范性、标准化的全流程应对规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对质量,增加了审核难度。  (三)风险管理平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平台的模型体系直接影响风险应对的质效,针对目前的现有数据,风险管理系统内已建立260多个指标,190多个模型,可以说对现有数据的利用率已经很高,建立新模型的突破口也越来越窄。但自身征管数据存在报送不完整、准确性较差等情况,影响了风险扫描的准确性,另外第三方数据的取得和应用,以及区域性预警值的测算存在一定的困难,对风险模型的拓展存在一定的阻碍。  (四)对应对工作的监督审核体系尚需完善。长期以来,基层税务机关的征管工作其他部门很少参与,上级税务机关可获取税源管理部门税源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有限,可供分析、预测的可靠依据少之又少。而推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之后,推送机关已能监控纳税人的涉税风险情况,并将疑点户推送应对,但对应对机关的执行力及应对质量缺少有效监督手段,应对人员是否进行了有效评估、是否进行了全面检查、是否对同一违法事项进行追溯检查,均无法第一时间进行考证。为此,如何落实监督评价、细化问责事项、明确问责对象、量化问责指标,使应对结果全面地、完整地、真实地展现在推送部门面前,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税收风险应对专业化人员力量薄弱。一是应对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税收法规、财务会计、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相关知识和有一定的税收实践经验的人员,而目前从事应对工作的人员大多缺乏系统培训,掌握的相关知识不够全面和系统,经常出现应对分析内容简单、资料不全、过程不完整、文书使用不规范等现象,严重影响应对质量及应对时间。二是应对人员数量较少,一岗多责,没有达到专业化应对标准。因税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限制,能安排至风险应对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且因其他岗责安排,无法实现专业化应对,造成所能接受的应对任务较少,难以体现税收风险应对工作的质效。  二、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质效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强化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意识。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基层税务干部税源专业化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学习,统一认识,转变征管理念,要将税收风险应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来抓,要对此项工作充满信心及肯定,应对人员应理性、客观的面对风险任务。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必须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而风险应对工作则是保障风险管理工作高效顺畅运行的中心环节,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必须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实行专业化管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工作成效。  (二)加强应对能力素质教育。要将提高应对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提升应对质效的核心环节来抓,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就是一句空话。做好此项工作,一是要加强税收风险应对方法及技巧的业务技能培训,要让风险应对人员掌握纳税提醒、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的流程、方法。二是要更新、提高计算机操作、税收法律法规、涉税财务知识等内容,跟上纳税人发展的脚步,增强税务干部的业务权威性,确保风险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针对税收风险管理的总构架开展全流程业务综合培训,让应对人员清楚数据来源、分析过程及疑点成因,使应对人员更好的掌握应对案件的来龙去脉。四是培养一批综合业务能力较强是税务干部作为基层应对案件的初审人员,把好审核的第一道关口,从审核提醒作为提升应对质量的突破口。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应对机制。一是建立统一的税收风险应对标准及操作指南,确保风险应对工作标准化,增强基层风险应对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不同风险等级的应对案件施行差异化分级、分类管理的应对措施及策略提供有效指引。二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内控机制,规范风险应对流程,加强风险应对事中管理,事后复审,以及对应对结果的监督评价,完善体系建设。  (四)重视数据搜集、管理工作,发挥风险管理平台分析识别能力。一是严把自身征管数据质量关,确保纳税人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加强数据录入岗位的质量考核。二是加强风险管理平台的模型建设工作,分析、研究现有数据之间的逻辑勾稽关系,提高数据利用率,提升税收风险识别精准度,为应对工作做好指向作用。同时对已发布的模型进行指向准确率测算,不仅对有疑点的数值进行等级排序,对模型的适用性及重要性也进行排序。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保障综合治税工作有序进行,加强沟通工作,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数据分析,多层次进行税源监控,有效推进第三方涉税数据的分析运用,切实提高风险应对质效。四是因地制宜做好预警值采集工作,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做出符合实际的预警值。  (五)加强推送部门的税源掌控能力。定期让税源管理部门上报风险计划及税源管理情况,由推送部门对风险税源进行统一管理及风险等级排序,并由推送部门下达应对任务。这样不仅能提升应对案件的高度及执行力,同时削弱了基层税务机关对风险税源的自我掌控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涉税风险。  (六)实行多元化、递进式风险应对方式,完善应对手段及技术。一是针对疑点问题多少不同,户数大小不同,疑点排除的难易程度不同等情况,做好事前应对计划,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式,提高应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做好涉疑纳税人的全面自查自纠工作,在排疑之前向纳税人发放《纳税提醒函》,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辅导、提示提醒,提供给纳税人自我修正的机会。三是做好疑点问题延伸检查和应对案件拓展工作,对除疑点外的其他涉税情况进行延伸检查,落实“重点应对,全面排查”的工作要求;并对在应对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进行拓展检查,保障整体涉税环节合法、规范。四是对风险等级不同的疑点户采取不同频率和不同深度的应对方式,做好全流程、递进式应对工作,纳税提醒、约谈、核查和税务稽查应对措施递进选择。五是增加风险应对结果建议,对企业存在的风险点,或容易发生涉税违法问题的风险点进行应对结果建议。提升纳税人税收风险危机意识、防范意识,将税收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风险应对工作的同时做好纳税服务工作,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使税收风险应对过程成为税收宣传、纳税辅导和接收税法咨询的过程,引导纳税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我纠正错误,提高税法遵从度。  (七)加强风险应对成果统计和分析工作。一是加强风险应对工作贡献率和命中率的统计工作。无论是哪一级的推送任务,以及何种方式产生的应对任务,均属于税源专业化管理内容中的风险应对成效,都应该反映到风险应对成果统计之中,如只针对风险平台内的推送任务作为应对成效统计,包含面过于狭窄,难以全面体现风险应对成效。二是做好应对结果分析工作,找出有问题案件的典型性、普遍性规律,集中力量围绕风险较大的问题开展专题税收风险分析,提出征管建议,预防再次发生此类情况。(作者:阿勒泰地区地税局 徐亮 )

6,非正常户转正常户需要哪些资料

1】尊敬的领导: 我叫**,于*年*月*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一职,负责**********工作。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门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我自*年*月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作,因此,我对公司这个岗位的工作可以说驾轻就熟,并且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公司以及有关工作的基本情况,马上进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1. 2.3.4.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勤奋工作,获得了本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和问题,部门领导也及时给我指出,促进了我工作的成熟性。如果说刚来的那几天仅仅是从简介中了解公司,对公司的认识仅仅是皮毛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公司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进入到了工作角色中来。这就好比一辆正在进行磨合的新车一样,一个好的司机会让新车...1】尊敬的领导: 我叫**,于*年*月*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一职,负责**********工作。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门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我自*年*月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工作,因此,我对公司这个岗位的工作可以说驾轻就熟,并且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了公司以及有关工作的基本情况,马上进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1. 2.3.4.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勤奋工作,获得了本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和问题,部门领导也及时给我指出,促进了我工作的成熟性。如果说刚来的那几天仅仅是从简介中了解公司,对公司的认识仅仅是皮毛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公司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进入到了工作角色中来。这就好比一辆正在进行磨合的新车一样,一个好的司机会让新车的磨合期缩短,并且会很好的保护好新车,让它发挥出最好的性能。咱们公司就是一名优秀的司机,新员工就是需要渡过磨合期的新车,在公司的领导下,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团结同事,搞好大家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我,使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好工作,成为优秀的闻天人中的一份子,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总之,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有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积极向上、大气磅礴的公司和领导是员工前进的动力。**公司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我就要珍惜这次机会,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恳请领导予以批准。 申请人:** *年*月*日.........................................................................【2】尊敬的领导:我于2004年7月9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6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在轮岗实习期间,我先后在工程部、成本部、企发部和办公室等各个部门的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些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也较大;但是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经过这六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帐务,整理部门内部各种资料,进行各项税务申报,协助进行资金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财务运作流程。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半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申请人:.........................................................................【3】尊敬的领导:您好!我于2005年4月11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让我较快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可以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自入公司,至此已三个月有余。初,常惶惶不安;盖因初入社会,压力较大。但正惟此,一来有足够空间激发自身潜力,二来上下和睦,了无成见;经领导倾力扶持,现已对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今基于以下几条原因,申请转正,望领导批准:1、经过三个多月的自身努力和各位同事领导的帮助,现对工作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希望能早日得到大家的认同。2、目前本人各方面能力尚需提升之处还很多,为发展自身能力,也为了更好提高工作能力,需制定个人发展的近期及长远目标,而在工作位置不安定的前提下,此事无从着手。3、因来自外地,生活各方面开支较他人更高,而目前刚入公司,薪酬转正前有折扣,支撑困难,希望早日达到收支平衡,解决后顾之忧,全力投入工作。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4】尊敬的领导:我于2006年3月4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3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毕业生,初来公司,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普通职员向高效职员的转变。在岗试用期间,我在市场部学习工作。这个部门的业务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也较大;但是在各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下,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初入职场,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经过这三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业务,整理部门内部各种资料,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这是我的第二份工作,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是税务的非正常户吗?拿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先去税局填表,交上去后,税局会电话通知你过去交罚款,交完后就可以转成正常户了。
向税务局填写申请重新登记申请表

7,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税源专业化管理求解

其是集理念更新、机制转变、方式进步的一个系统工程,也是目前征管改革的主要方向,总局已将其列入“十二五” 税收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纲要。它通过分工协作、提高效率来对税收风险进行管控,达到最终促进纳税遵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税收风险分析识别与差别化应对等关键环节,整合管理职能,把有限的征管资源优先配置到遵从风险大的环节和纳税人群体,有利于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趋势要求和问题剖析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当今国际上通行的、最具效率的税源管理模式。目前,我们局建立了税源联动管理框架下的以“市局部分实体化+农村分局专业管事、属地管户”的层级架构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新格局,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些基本思想在全系统上下逐步形成共识,工作要求也初步得到落实。但是,现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基础不是很稳固,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应对成效不明显,还有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为:一是“人少户多”矛盾凸显,征管效率难以提升。制定决策的核心机构与执行决策的下属科室之间以及各下属分局之间由于职能差异及衔接不畅,无法对即时的税收风险做出快捷的反应,应变时效滞后,或是体现为应对成效差,甚至敷衍了事。二是干部业务技能参差不齐。税收管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高、业务熟的人员较少,“三师”及省高级人员在基层分局分布偏少且分局之间不均衡,近年来在行业管理、专业管理方面培养的“行家里手”较少,难以高质量地完成众多的管理任务。三是税源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由于征管机构设置以行政区划而不是税收征管流程为依据,导致重收入轻管理,同时日常管理上所有事项均归口于税收管理员,税收管理员对日常性的事务已经是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采集涉税信息并进行比对分析,容易在管理出现漏洞。专业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探索,特别是对税收数据情报、大企业及重点税源、不同行业以及特殊风险类型的纳税人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内控机制不严,绩效考评体系不全。由于管理层次因素,科室、分局间的计划、协调和控制较为复杂,难以形成顺畅的协调机制;目前,基层税收管理员承担着信息采集、纳税辅导、纳税评估、税收监管等诸多权限,执法风险较高。同时,绩效评价与考核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专业化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缺乏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各项专业化管理质效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量化考核。二、建立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的组织机制全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完善内部流程、职责,有步骤地稳步渗透到各项流程与各环节。其首要任务是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同时在更要在制度机制上积极实现转变和完善:1、调整完善运行架构,为创建风险管理新格局提供组织保证。实施风险管理是以原有税源管理联动机制为运行架构,通过调整完善管理职责和运行流程转型而来,目前必须明确风险管理层级,按照市局级、具体业务科室和基层分局作为三级风险防范体系,同时明确各层级、各科室和分局各岗位的职责、权力。各部门科室根据各自工作安排,增加风险考量动因,按季编制、执行风险应对规划,并进行绩效考核。2、进一步凸显团队在专业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组织力量通过对重点风险事项的重点应对,揭示纳税人在税收遵从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加强税收管理的措施,在技术层面上指导基层开展风险应对。目前市局在专业化团队方面人员配置不到位,多为兼职,开展应对的风险事项少,对基层应对指导不足,应对成效不明显。根据风险管理要求与当前税收征管实际情况,应强化团队效应,抽调业务骨干专职从事风险应对管理工作,直接开展高风险重点税源企业、重点行业(如房地产业、涉废行业与福利企业)的风险应对,运用纳税辅导、提示提醒、纳税评定、反避税、和税务稽查等方式进行风险应对;对重点行业(如环保行业、机械产业)实施典型解剖,形成了行业评估指南,指导基层分局全面实施行业评估。要通过专业化管理团队的运作,做好税收风险应对操作模板、指南、典型案例等知识成果的收集、整理、研究、归纳工作,为基层开展风险应对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知识支撑。各分局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本分局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参照市局团队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团队运作,以达到税收风险全面控管,纳税遵从度全面提升的目的。3、建立新型税收管理员模式,促进管理的专业化。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总体构架创新管理员制度,形成与管理层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相衔接的管理员职能体制。在目前划分专业化管理股和基础管理股的基础上,尝试税收管理员责任区管理与税源管理分设的双层管理构架,可在现有的科(股)中设立专职的税源管理员,主要从事税收分析与跟踪管理等风险管理工作。税源管理员要在上级税收分析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税收定期分析制度,针对不同税种、不同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风险等级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指导与应对工作。其次按照中小企业行业管理的需求,组建“基础管理员+对应专业化管理应对人员”的管理模式,互通信息,既提高征管质量,又培养一批行业管理的行家里手,并可实行人员在行业之间的合理再轮换,以达到全面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更好地服务征管的目的。同时对责任区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财务核算水平,明确市局级、分局级、管理股、税收管理员层级监控的对象、方式和监控的重点内容,对出现风险预警的企业要及时做好后续监管工作,督促具体应对岗位做好纳税提醒、纳税评估和稽查等应对管理工作。 三、规范运作,加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一)在税源管理对象上实行多元化差别式分类管理。一是大企业风险管理,通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拓展渠道采集数据,以重点企业上报数据为依托,有效采集所需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对分析,制定出行业相关指标、参数和模型,结合评估方法,实行动态监控;二是中小企业分行业风险管理应对,中小企业特点是生产经营不稳定,多数情况下不易获得第三方资料加以核实;缺乏完备的会计核算机构,存在独立于会计检查审计和现金交易控制之外的事项。应对措施是把中小企业分成不同的行业集群,分行业建立模型或是涉税指南,结合风险指标找出潜在的应对目标。同时不能忽略国际税收管理,要强化对关联股权转让的反避税调查、间接股权转让的积极应对,建立ERP系统备案制度,对实行关联交易有较大避税嫌疑的企业,加强情报交换和功能风险分析;加强审计与国际税收各环节的联动,积极开展行业联合审计。总体上要针对大企业、中小企业行业、跨国交易等纳税人类别和特定事项分类,研究总结相应的税收风险应对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分类风险应对的专业化水平。(二)提高数据情报信息采集及交换应用能力。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情报是开展风险识别的重要基础。涉税情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部来源,主要是纳税人报送信息、行业调查、日常管理报告、岗位人员的职业敏感反映。二是外部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其它组织,即第三方提供信息,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供的工商信息;地税部门提供的税收信息;海关部门提供的进出口报关信息;电力、燃气、供水等单位提供的耗电、气、水等信息。具体操作上首先应加强与政府部门间的情报合作,逐步扩大情报信息来源并将之常态化。其次应该拓宽视野,在工作中做有心人,善于在日常征管中挖掘税收情报,盘活税收情报存量。要把税收服务和税收执法的过程作为数据信息情报采集的过程,特别是把实地核查、调帐检查、案件调查等税收执法活动作为数据信息情报采集的重要环节,逐步使数据信息情报采集成为执法活动中的“规定动作”。要把税收服务和税收执法过程作为税收数据信息情报应用的过程,把数据信息情报应用作为开展执法管理活动的前置步骤,逐步改变数据信息情报管理与税收管理活动脱节的现象。(三)强化风险识别分析与应对处理,提高风险应对处理能力。不是所有的纳税不遵从行为都是基于故意。采取什么行动来解决已识别的风险?必须确保所有行动都建立在对不遵从行为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市局是风险识别工作的主体,必须建立风险特征库,其中收入规划核算部门主要承担行业性、区域性、分税种的宏观综合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征管部门主要承担应用内外部情报开展微观综合性风险识别工作,其他各业务部们设置专业风险分析识别岗位,有序开展专业分析识别工作。在此基础上,分局提出风险特征指标库建设的需求与建议,形成综合分析与专业分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根据风险应对等级不同,市局团队直接应对重大的、跨单位的、典型性的风险任务,据此编写风险分析和应对指南。分局应对岗位对中小企业行业风险实施应对,反馈应对成果,评价风险特征指标,其余部分可以由属地的管理员实施应对。在应对策略选择上,改变偏重通过单一纳税评估方式的做法,要综合配套运用宣传、提醒、纳税人自我修正、约谈、审计、稽查等行政指导方式或递进措施实施风险应对。在技术应用上,克服用单一税负指标进行简单比对的做法,要通过综合应用风险指标、评估模型等技术工具,提高风险应对处理能力。(四)加强风险管理的内部能力塑造,为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首先要完善人力配备:将具有中高级专业等级、“三师”资格的人员以及高层级复合型人才等充实到大企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反避税等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岗位;选拔综合业务素质较好的人员,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税源专业化人才队伍。其次要明确职责分工:市局层面,主要负责情报管理、风险识别、模板制定、监督评价与跟踪质疑等环节工作,建立行业评估参数和评估模型。分局层面,主要承担风险应对、纳税评估、所得税汇缴、分行业的税负分析等。三是规范制度保障:明确岗责体系制度,将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与CTAIS的功能模块相对接,明确各岗位之间的操作流程和信息传递关系,实现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同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为各层级各岗位明确工作目标、科学分配任务、保障高效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章TAG:在绿色发展中税务机关怎么做绿色  绿色发展  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