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盘是怎么样的

硬盘里面就像一个光盘一样的东西在转动。速度非常快。如果没什么事最好不要轻易动它。容易损坏!
扁扁的长方体

硬盘是怎么样的

2,硬盘是什么样的

硬盘是手机内存卡一样的的功能,硬盘是电脑用的
盘体和电路板,里面有盘片!
说的挺对。

硬盘是什么样的

3,电脑硬盘是干什么的

所有东西都是通过硬盘来储存的……………难不成是用来吃?
存放 你想存放的 资料的
存资料的
所有文件都是存放在硬盘里的 包括普通文件如电影图片等 还有系统文件 电脑开机后首先读取的是硬盘里的系统文件然后再加载到内存
这问题很有才,我的回答依然是存放数据资料,你要问什么数据资料,那我只有回答你,存系统文件,电影游戏,歌曲,图片等各种文件

电脑硬盘是干什么的

4,电脑中的硬盘是干什么的坏了会怎么样

硬盘是一种主要的电脑存储媒介,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坏了的话会出现吱吱响,读取数据速度慢,启动找不到硬盘
坏了就要换了 用来储存东西的
硬盘是装文件的东西,电脑里所有的文件都装在硬盘里。如果坏了电脑启动不了
硬盘坏了还用什么电脑,开机都开不了
硬盘是储存数据的,坏了就不能进入系统
可以说你的所有资料 都是放在硬盘里的,,还有你的系统也在里面。如果坏了你将无法进入系统,那你的电脑就没用了
硬盘是焊在主板上的,坏了要换主板

5,硬盘的结构是怎样的柱面磁头扇区是什么关系容量怎么计算

传统硬盘都是由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组成。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由于硬盘是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在硬盘的正面都贴有硬盘的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标注着与硬盘相关的信息,例如产品型号、产地、出厂日期、产品序列号等。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接口插座、主从设置跳线器和数据线接口插座,而硬盘的背面则是控制电路板。 硬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由坚硬金属材料制成的涂以磁性介质的盘片,不同容量硬盘的盘片数不等。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盘片被分成许多扇形的区域,每个区域叫一个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128×2的N次方(N=0.1.2.3)字节信息。在DOS中每扇区是128×2的2次方=512字节,盘片表面上以盘片中心为圆心,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称为磁道。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6,硬盘是怎样工作的

一台电脑没有硬盘一样可以工作啊,你可以做成无盘系统,前提你得有无盘服务器,呵呵,至于硬盘的工作原理给你解释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靠磁头不停地读写盘体,呵呵
硬盘工作是通过磁头读取盘片上的数据,没有硬盘电脑照样可以工作,可以通过优盘,光盘,软盘启动
可以的.应盘其实只是一个存数据的地方而已.如果有其他方式提供数据,那没有硬盘自然不成问题. 现在不是有无盘工作站吗?
硬盘如何工作 自从1973年IBM公司发明并制造出第一台采用“Winchester"(温彻斯特)技术的硬盘(亦称温盘),这种技术就成为现今硬盘的结构基础,其核心是“密封、固定、高速旋转的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虽然时间已经过去近30年,硬盘技术日新月异,硬盘的容量也高达十几GB甚至几十GB,但是硬盘却依旧没有脱离“Winchester"技术的基本模式。硬盘作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外存储设备之一,它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其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当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的API发出请求一块数据时,解释该请求的磁盘高速缓存就首先察看数据是否存在于作为磁盘高速缓存的系统内存中,如果存在数据就将拷贝到应用程序的缓冲区中,如果未在缓存中则将该请求发送到硬盘控制器。 二、硬盘控制器接到请求后先检查硬盘上的数据缓冲存储器(cache buffer)以确定数据是否在其中,如果在,数据将通过硬盘控制器发往应用程序的缓冲区。如果数据在硬盘数据缓冲区没有被检查到,硬盘控制器就将触发硬盘的磁头传动装置。 三、磁头传动装置在盘面上将磁头移动至目标磁道后,硬盘马达通过转动磁盘盘面把被请求数据所在的区域移到磁头下,磁头通过探测磁颗粒极性的变化来读取数据或者通过改变磁颗粒极性来写入数据。 四、最后文件系统( Dos,Win3X中的FAT,Win95/osr2,win98中的FAT32,NT中的NTFS等)记录下各个文件所用到的簇。 总之硬盘之所以能够读取,写入及保存数据,其原理就是通过磁头改变硬盘盘面上的磁颗粒的极性来进行的。 当然一个电脑没有硬盘也是可以工作的,硬盘只是在电脑里面起到一个存储的设备,如果用其它存储设备来代替硬盘的话,电脑也是可以工作的。像现在有很多电脑就可以用U盘来启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很多人认为硬盘内部是真空的,没空过期,那样是完全错的,硬盘的内部是超纯净,一丁点灰尘都没有的一个超纯空间,硬盘,盘体和磁头的距离超近,除了空气在没有任何东西能从他们中间过去,磁头成九十度角来回摆动,有的盘片每分钟转5200圈,有的是7200转,也有几万转的,盘片有两个面,一面能储存20G,如果八十G也就是两张盘片四个磁头。我的回答完毕,还有,一旦硬盘破了个洞活着里面进一点灰尘,警告,硬盘绝对报废

7,什么叫做硬盘

在电脑上。你的C、D、E、F盘、都是硬盘的空间、硬盘是个硬件、拆开电脑能看见嘿嘿
存东西的地方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以下资料可参看《硬盘大世界》、《优因培少儿科技大全》)1、磁头[硬盘内部结构]硬盘内部结构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 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目前,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普及。2、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3、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4、柱面 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编辑本段]硬盘的逻辑结构 1. 硬盘参数释疑 到目前为止, 人们常说的硬盘参数还是古老的 CHS(Cylinder/Head/Sector)参数。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参数,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很久以前, 硬盘的容量还非常小的时候,人们采用与软盘类似的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硬盘盘片的每一条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区数。由此产生了所谓的3D参数 (Disk Geometry). 既磁头数(Heads),柱面数(Cylinders),扇区数(Sectors),以及相应的寻址方式。 其中: 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有几面盘片, 最大为 255 (用 8 个二进制位存储); 柱面数(Cylinders) 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几条磁道,最大为 1023(用 10 个二进制位存储); 扇区数(Sectors) 表示每一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 最大为 63(用 6个二进制位存储); 每个扇区一般是 512个字节, 理论上讲这不是必须的,但好像没有取别的值的。 所以磁盘最大容量为: 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7.837 GB ( 1M =1048576 Bytes )或硬盘厂商常用的单位: 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 1M =1000000 Bytes ) 在 CHS 寻址方式中,磁头,柱面,扇区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0到 Heads - 1。0 到 Cylinders - 1。 1 到 Sectors (注意是从 1 开始)。 2. 基本 Int 13H 调用简介 BIOS Int 13H 调用是 BIOS提供的磁盘基本输入输出中断调用,它可以完成磁盘(包括硬盘和软盘)的复位,读写,校验,定位,诊,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 CHS 寻址方式, 因此最大识能访问 8 GB 左右的硬盘 (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说明,均以 1M = 1048576 字节为单位)。 3. 现代硬盘结构简介 在老式硬盘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 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 (与软盘一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说,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线性寻址,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 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 (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 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3D参数, 如 LBA,LARGE,NORMAL)。 4. 扩展 Int 13H 简介 虽然现代硬盘都已经采用了线性寻址,但是由于基本 Int13H 的制约,使用 BIOS Int 13H 接口的程序, 如 DOS 等还只能访问 8 G以内的硬盘空间。为了打破这一限制, Microsoft 等几家公司制定了扩展 Int 13H 标准(Extended Int13H),采用线性寻址方式存取硬盘, 所以突破了 8 G的限制,而且还加入了对可拆卸介质 (如活动硬盘) 的支持。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硬盘写补偿是八十年代中期留下的产物,它是指磁头在同一扇区的不同磁道做写操作时的调整动作。现在的IDE/ATA,SCSI一般都内建了智能控制系统来对这个数值进行自动调整。
硬盘写补偿是八十年代中期留下的产物,它是指磁头在同一扇区的不同磁道做写操作时的调整动作。现在的IDE/ATA,SCSI一般都内建了智能控制系统来对这个数值进行自动调整。

文章TAG:硬盘是怎么样的硬盘  怎么  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