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图片内容一栏显示128128256gif请问这3个数值分别代表什么

128×128就是长宽方向的象素数,乘得的结果就是总象素;后面的256是指256位色

图片内容一栏显示128128256gif请问这3个数值分别代表什么

2,是不是码流越大电影图像越清晰

码流——编码器生成的比特流 简单的说就是音频或者视频质量的好坏,一般视频文件在400Kbps~1000Kbps之间就够了。太大会使文件容量很大,但太小就会使画质变差

是不是码流越大电影图像越清晰

3,监控码流值是什么意思

监控码流(Data Rate)是指监控主机产生的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码流与图像所占硬盘空间有一定关系。在测试录像机码流时,无法获得准确的码流信息。在相同参数 设置下,图像码流会根据前端拍摄图像变化而变化,相对静止的图像码流较小,而监控范围内目标移动越快、越剧烈,瞬时码流就越大。虽然码流设置越高图像越清 晰,但是如果运动速度过快,也无法保障提供完美的高清图像。

监控码流值是什么意思

4,远程监控前端图像码流在那调怎么调

在接摄像机的监控主机上调。各品牌产品的调法不一定一样,你要说出你是用的什么监控主机。
原则上是这样,先局域网,后外网。先用ie访问,再用客户端软件访问。你的dvr还是pc式,最好补充一下。

5,视频录象中的码流值是什么意思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说白了如果用DV拍视频就是视频短片里平均每秒占用几Mp空间。

6,码流Kbps是什么意思大小会影响什么

特别是标准在线的225kbps码率,清晰度简直惨不忍睹。 RMVB比RM多了一个VB许多朋友在下载电影的时候,什么枪版、TC、Scr、高清,往往被各种各样的版本
码流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一般情况下以dvd格式为的歌曲的码流为6~8m kbs是每秒传输的大小

7,码流跟码率什么关系

码流也叫码率,两者是一个概念。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每单位时间所使用的数据流,又称码率,是视频编码中图像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DVD歌曲的码流为6~8米,VCD歌曲的码流约为1.5米,在相同的配置和网络环境下,DVD歌曲和VCD歌曲的并发码流是不同的。视频比特率和码流只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术语。例如,MPEG2视频文件通常不仅包含视频信息,还包含音频信息。音频也有自己的码流。此文件是音频和视频信息的组合。此文件的码流是其音频和视频流的总和。扩展资料:码率原则:1、码率与质量成正比,但文件大小也与码率成正比。2、如果码率超过某个值,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小。3、DVD的容量有限。无论是标准的4.3g、过度拉伸还是D9,都有极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码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特率

8,函数的定义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限制

用区间或者集合表示定义域。当函数用解析式给出时,根据解析式的结构特征,确定定义域的依据如下:(1)若f(x)是整式,则定义域为实数集R;(2)若f(x)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的集合;(3)若f(x)是奇次根式,则定义域为R;(4)若f(x)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非负实数的集合;(5)若f(x)是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非零实数的集合;(6)若同时出现上述几种情况,则先分别找出各自的定义域,然后求交集. 由实际问题得到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9,视频的码率越高越清晰吗

准确的说,是比特率越高,每秒传送数据就越多,画质就越清晰。也就是比特率越高,画质越清晰,分辨率就越高。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显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扩展资料:比特率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其中每一个0或1被称作一个位,用小写b表示,即bit(位);大写B表示byte,即字节,一个字节=八个位,即1B=8b;前面的大写K表示千的意思,即千个位(Kb)或千个字节(KB)。表示文件的大小单位,一般都使用字节(KB)来表示文件的大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特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与图像分辨率)

10,刚换了海康录像机 显示多个监控画面是有些模糊的 点击一个画面就不

你用的应该是NVR录像机,多画面时,显示的摄像机的子码流。如果每个摄像机设置的子码流的分辨率不同,那么就会显得有些清楚,有些模糊。放大为单个画面时,显示的是摄像机的主码流,为该摄像头的最清晰的分辨率,所以会清楚。 建议把多画面面时模糊的摄像头的子码流分辨率改的高一些,这样多画面看时就会清楚了。具体修改方法建议问下摄像机品牌厂家的客服。
录像机不录像,可能是录像机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多半是由于自造开关引起的,下面是一个解决实例。近一个月我的刻录机频频出错,表现为:(1)正在进行模拟刻录时突然弹出“模拟刻录”失败;(2)模拟刻录通过,可正在写盘时突然弹出“刻录失败”(可惜我的光盘就这样损失了);(3)明明光驱里放了一张空白光盘,刻录时居然提示“请插入空白光盘”,然后将光盘退出。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出现何种现象的错误,刻录机都能够正确读光盘。  难道这个刻录机就只能做普通的光驱用了吗?我决定用rw光盘最后试一次。正如意料中的一样,刻录中又出现了问题,故障原因显示为“电源故障”。电源故障!我猛地一惊,莫非是几月前对刻录机的一次“改造”出了问题?  几月前,在看了一篇如何保护刻录机的文章后,为了“减少刻录机的使用时间,增加它的使用寿命”,我决定给刻录机安装一个“开关”。“开关”的作用是:在用电脑而不用刻录机时断开刻录机电源,让刻录机“休息”;在要用刻录机时接通电源,让其通电工作。我的做法是:将电源到刻录机的连线中红色的那根线剪断,由于开关在机箱内不便于开关,因此我在被剪断的红线两头分别接上两条普通的家用电源线并拉到机箱外,再在中间安装一个按压式开关(普通的家用照明电源开关)。  就这样,刻录机在改造后稳定地工作了三个月,没想到如今却出现了这档子事。  难道真是“开关”惹的祸?我连忙关掉电脑,从刻录机上取下改造的电源线,重新插上一根未改装的电源线,启动电脑,刻录光盘。哈哈!刻录成功了!为了测试刻录的稳定性,我一口气刻了5张光盘,你猜怎么着?居然没有刻“飞”一张。  没想到当初的一番美意却成了光盘刻“飞”的罪魁祸首。现在想想,当初的改造也确实欠考虑,刻录机本身是个十分娇气的东东,特别是刻录时,对电流电压相当敏感,而用对付交流电的普通电源线和开关,无疑会对刻录机本身的电流电压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刻录机对数据的读写。至于在改造初期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大概是当时刻录机整体性能还比较稳定的缘故,而后来随着刻录机的老化,其“免疫力”相继下降,刻录时对数据的读写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就刻废盘了。  这件事给我们一个教训:不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盲目地对电脑设备进行改造,往往会弄巧成拙,造成电脑设备的损害。因此我也奉劝那些喜欢改造电脑的朋友,“三思而后行”!
多画面时,显示的摄像机的子码流。如果每个摄像机设置的子码流的分辨率不同,那么就会显得有些清楚,有些模糊。放大为单个画面时,显示的是摄像机的主码流,为该摄像头的最清晰的分辨率,所以会清楚。1、在网络化的视频监控中,模拟音视频信号经成像、采集、编码后,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音视频流俗称码流。影响视频码流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为视频分辨率与视频码率。2、视频分辨率是指在编码时,每一帧图像所存储的信息量,以每英寸的像素数(PPI)来衡量。目前监控领域主流的分辨率为QCIF(176×144)、CIF(352×288)、D1(704*576),从发展的趋势看,高清分辨率1080p(1920×1080)和720p(1280×720)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与视频分辨率相对应的,视频码率是指视频流在信道中传送数据的速率,以bps(bits per second,比特/秒)单位,表明了视频流在网络传输中所占用的带宽。3、视频分辨率越大,视频码率也越大,图像也越清晰,但与此成正比的,视频码流在网络传输中所占用的带宽也越大,视频解码显示时占用的系统资源也越多。因此在视频监控所采用的视频分辨率的越来越高时,现有的互联网络很难承载码率过大的视频流,现有的计算机对高分辨率的视频进行多路解码时也有性能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双码流”的概念应运而生。双码流,顾名思义,将同一视频源编出两路码流,这两路码流可以是同一分辨率的,也可以是不同分辨率的。4、在录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实际带宽的大小进行分辨率自动调节,这样窄带用户就可以用低分辨率的方式进行视频浏览,而带宽较充裕的用户用高分辨率进行视频浏览。5、在录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所使用的客户端画面分割的方式进行分辨率自动调节,用户在进行大画面浏览时,传输高分辨率码流,用户在进行小画面浏览时,传输低分辨率码流。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用户所使用计算机的解码效率。

11,码率Bitrate帧数FPS分辨率在视频传输中的含义及其影响

码率(Bitate):码率影响视频文件的大小,码率越大,视频文件越大;码率越小,体积越小。 码率是视频的取样率,单位是kbps(千位每秒)。单位时间内取样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码率越高越清晰,反之画面粗糙多马赛克。 所有的编码格式都追求的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以大家最熟悉的RMVB视频文件为例,RMVB中的VB,指的是VBFR,即Variable BitRate的缩写,中文含义是可变比特率,即RMVB采用的是动态编码方式,把较高的采样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歌舞、飞车、战争、动作等),而把较低的采样率用于静态画面,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画质与文件大小可兼得的效果。 帧率(FPS):与画面的流畅度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有卡顿感。在VBFR可变码率编码中,帧率也会影响文件的大小,帧率越高,每秒钟采集的画面越多,需要的码率越高,体积也越大。 帧率就是在1秒中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所看画面的帧率高于16时,人眼就会认为是连贯的,档帧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再增长的话,人眼也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 分辨率:影响每帧图像的大小,分辨率越高,每帧图像越大;分辨率越低、图像越小。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与清晰度成反比关系:分辨率越高,图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图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与清晰度成正比关系,码率越高,图像越清晰;码率越低,图像越不清晰。 在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同样地,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码率在一定范围内取值都将是清晰的。 总结: 码率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不做码率大小上的限制,那么分辨率越高,画质越细腻;帧率越高,视频也越流畅,但相应的码率也会很大,因为每秒钟需要用更多的数据来承载较高的清晰度和流畅度。这对云服务厂商而言这是好事(收入跟流量呈正比),但对您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费用开支。 帧率不要超过24 如果限定一个码率,比如800kbps,那么帧率越高,编码器就必须加大对单帧画面的压缩比,也就是通过降低画质来承载足够多的帧数。如果视频源来自摄像头,24FPS已经是肉眼极限,所以一般20帧的FPS就已经可以达到很好的用户体验了。 有些玩过3D游戏的朋友可能会说,游戏的帧率越高越流畅。这里要注意一定不要混淆场景:游戏追求高帧率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让3D模型渲染出来的运动效果更加接近真实运动轨迹,所以帧率越高越好。但对摄像头而言,它要采集的目标是真实世界的物体,真实世界本来就没有刷新率的说法,所以这个理论不适用。 分辨率不盲目攀高 如果限定一个码率,比如800kbps,那么分辨率越高就会让编码器越“为难" ,可以想象,它必须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减少色彩信息或者引入马赛克这种“鱼目混珠”的手段来承载足够多的像素点。所以,同样的是2G的一个电影文件,1080p画质的版本可能不如720p画质的版本看起来更清晰。 参考:http://blog.csdn.net/ameyume/article/details/7308504

文章TAG:码流值影响图像什么码流  影响  图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