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减免税额

法定减免税是指我国《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和《进出口税则》中所规定的给予进出口货物的减免税。
免税收入顾名思义就是收入不征税。减免税额,计算出税额后再减。抵免税额,企业所得税经常用到,境外所得跟境内比较,按照小的扣除。

什么是减免税额

2,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怎么计算

对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的企业,其减免税额的计算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元(含)以下的,其减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10%) 二是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元以上30万元(含)以下的,其减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20%)

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怎么计算

3,免抵税怎么计算要知道哪几个数据才可以算出来

生产型企业一般纳税人采用免抵退办法免——出口环节的增值税抵——内销的销项-进项退——国内购进的进项其实很简单,5步就可以了1、剔税:不予免抵的税额=离岸价×汇率×(增值税率-退税率)2、抵税:销项-(进项-不予免抵的税额)3、算尺度:免抵退税额=离岸价×汇率×退税率4、比较: 2与3相比较小者为应退税额(如果2、抵税>0则交税)5、到挤:确定免抵退税额

免抵税怎么计算要知道哪几个数据才可以算出来

4,符合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额怎么算

财税〔2017〕43号: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上述文件,应交所得税=507.75×20%×50%=50.78
应交税=10000*50%*20%=1000 减免额=10000*25%-1000=1500 享受的实际税率是:50%*20%=10% 顺便纠正一个小问题,一楼好像混淆了个概念,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的规定是2013年做2012年汇算清缴时才会用到的规定,跟现在没关系,现在的规定是针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的小微企业

5,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怎么计算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财税「2015」34号 一、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15」99号 一、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所以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1号),表中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25%,所以在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时,减免税额是按应纳税所得额*15%计算的。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0万元(含50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所以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税率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1号),表中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25%,所以在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时,减免税额是按应纳税所得额*15%计算的。

6,关于报表上减免所得税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1,在填写季度申报表时,填列的数据都是累计金额。比如进行三季度申报时,报表填列的是1月至9月的累计数据。对享受减免税的高新技术企业,季度申报时,对应享受减免的所得税额填写在第80行,年度申报时,累计计算下来的应享受减免的所得税额同样填写在第80行。 2,比如,西安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一软件开发企业获得了认证,在企业所得税上,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定期减免税期满减按15%税率征税。 现分三种情况讨论,假如这三种情况都没有纳税调整额,也不存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情况。 (1)第一种情况,如果该企业2009年处于免税期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1万元,那么《适用税率》一栏填写27%,《减免所得税额》一栏填写1×(27%-0)=0.27(万元),《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写0; (2)如果该企业2009年处于减半征收期间,第三季度利润总额累计数为20万元,前两季度利润总额累计数为10万元,已预缴所得税额0.75(万元),那么《适用税率》一栏填写33%,《减免所得税额》一栏填写20×(33%-7.5%)=5.1(万元),《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写20×33%-5.1-0.75=0.75(万元); (3)如果该企业2009年减按15%征税,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5万元,那么《适用税率》一栏填写33%,《减免所得税额》一栏填写5×(33%-15%)=0.9(万元),《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写5×33%-0.9-0=0.75(万元)。

7,免抵退企业免抵税额计算

你的信息不全,缺少本月进口金额。如果没有进口的话。免抵退税额=100*16%=16万应纳增值税=51-40+(100*1%)=12万因此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16万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免抵额是视同纳税的,因此税负率=(16+12)/(100+300)=7%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括号里面两项相减的是实质含义就是当期准予从内销货物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本应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额。理论上说,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只能是当期进项税中属于生产内销产品所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部分,但是因为时间等原因造成的差异,致使无法明确辨析,只能采用人为的简化确定方式,即通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减去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额这种方式来计算。而这个部分中不光有当期内销货物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还有出口货物应退的进项税额,将这两个部分全部视同进项税额来抵扣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实际体现的是免抵退的抵顶过程,即已应免退税额抵定内销应纳税额的过程。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 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
显然不齐心协力与其他月份,9月份出口的货物应该是在9月处理的帐户。 但11月报10月免抵退申报系统反馈处理。
免抵退税额 100*16%=16万进项税额转出 100*1%=1万销项税额51万进项税额40万应纳税额51-40+1=12万免抵税额 16万税负是免抵额加应纳税额 除收入

文章TAG:减免税额怎么计算减免税  免税  免税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