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采购led灯 中标方要多少税率

17%的增值税 政府采购 你的能把钱收回来 这个才重要 要不然拖死你,不过投标的 还好点 ,
17个点的税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政府采购led灯 中标方要多少税率

2,政府采购在划拨资金时缴税比例是多少

政府采购在划拨资金时是不用直接划缴税金的。只要提供销售服务的一方,能提供正规合法的增值税税务发 票,财政部门就应按采购合同向出售方支付款项。
我是来看评论的

政府采购在划拨资金时缴税比例是多少

3,如何计算纳税额

本年利润+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25%=应交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是25%,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20%。
你赚1块钱上缴2块钱就是。
进项税额转出,那么一定是发生了以下两种情况:(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由此可知,货物在购进时已经对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而改变用途或发生损失时,则要作进项税额转出,所以在计算应纳增值税额时要加上进项税额转出金额。 是的,做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不允许你抵扣了,这样会增加销项税也就是增加了增值税应纳税额

如何计算纳税额

4,如何算税额

你们应该是在地税部门交营业税营业税的税率是按照收入的5%来算的城建税是按照收入5%后得出来的税款的5%算的教育费附加是按照收入5%后得出来的税款的3%算的各地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会有所不同你可以咨询当地税务部门
那得看你想算哪个税额,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标准都不一样。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纳税人进口货物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 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额占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的比率,是计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增值税税额的尺度。目前我国增值税税率有以下几种:(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以下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2)纳税人销售或者更多>>

5,纳税额怎么计算

税法实施细则分别按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列举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具体计算公式。  (一)制造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制造业企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品成本+期初产品盘存-期末产品盘存  本期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期末半成品、在产品盘存  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二)商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商业企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销货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货利润=销货净额-销货成本-销货税金 -(销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销货净额=销货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  (三)服务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服务企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业务收入净额=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收入税金+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四)其他行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属于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其应纳税所得额可参照以上公式计算。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yOia2o-ABnmWKEASIL89uEIIGiCUpdfyFa2AZUe56DSEsnRBIGD-dPG1S6RwNtNZroOf-Rh1pHsOLPIRxTJTq
扣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 销项-进项

6,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那么一定是发生了以下两种情况:(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由此可知,货物在购进时已经对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而改变用途或发生损失时,则要作进项税额转出,所以在计算应纳增值税额时要加上进项税额转出金额。 是的,做进项税额转出,就是不允许你抵扣了,这样会增加销项税也就是增加了增值税应纳税额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应税劳务不是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情况时,其支付的进项税就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纳税人当期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事先并未确定将用于生产或非生产经营,但其进项税税额已在当期销项税额中进行了抵扣,当已抵扣进项税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在产品和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应将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税额中扣除,在会计处理中记入“进项税额转出”。以下详细说明需要记入“进项税额转出”的几种情况的会计处理。例如:一、用于非应税项目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 例:某企业对厂房进行改建,领用本厂生产的原材料1500元,应将原材料价值加上进项税额255元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755 贷:原材料 1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255 二、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 例:某自行车厂既生产自行车,又生产供残疾人专用的轮椅。为生产轮椅领用原材料1000元,购进原材料时支付进项税17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轮椅 1170 贷:原材料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170 三、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进项税额转出 例:某企业维修内部职工浴室领用原材料20000元,其中购买原材料时抵扣进项税3400元,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职工福利费--浴池维修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3400 四、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非常损失的进项税额转出 例:某零售商业企业A柜组在月末盘点时,发现短缺某种商品价值400元(不含增值税),原因待查,根据上月的该种商品进销差率15%计算,调整有关帐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40 商品进销差价 60 贷:库存商品 400 短缺商品经查属营业员的过失,营业员应负赔偿责任。经查,短缺商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8元,其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398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4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58
1、广告费税前扣除比例=2000*15%=300万元,超支=500-300=200万元2、通过红十字会捐献100万元免企业所得税3、技术转让收入120万元免交企业所得税4、企业新产品研制费用150万元。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加计150*50%=75万元5、设备用于污水处理,价值20万元。根据所得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根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的规定,按10%抵税额。即抵减税额20*10%=2万元。企业的应纳税额=(600+200-100-120-75)*25%-2=124.25万元

7,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有:第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 销售额 × 适用税率销售额 = 全部价款 + 价外费用=含税销售额÷(1+税率)进项税额=(不含增值税税)价格 × 税率注意:价外费用,是指销售货物时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包装费、优质费等。第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扩展资料: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时价外费用不包括的项目:1、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2、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 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3、以委托方名义开具发票,代委托方收取的款项。4、同时符合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的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视同销售货物销售额的确定:1、视同销售纳税人按近期同类平均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2、当纳税人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组成计税价格 = 成本×(1 + 成本利润率)3、如果是涉及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 = 成本×(1 + 成本利润率)+ 消费税税额或组成计税价格 = 成本×(1 + 成本利润率)÷(1 - 消费税税率)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含税销售额的换算。其计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一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正确计算应纳增值税额,需要首先核算准确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的销售额。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承受应税劳务也视为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价外费用(实属价外收入)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1.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2.受委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品。3.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1)承运者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凡随同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无论其会计制度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也就是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纳税人,这种情况下当期应纳税增值税=当期不含税销售收入总额 × 3%;(2)具体小规模企业的应纳增值税,小规模企业的应纳增值税=收入*增值税税率 如收入1000,税率是3%的话,应纳增值税=1000*3%=30元,这些是一些比较基本的。扩展资料一般纳税人(1)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的;(2)从事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经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2)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本数)。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增值税

文章TAG:政府采购政府  政府采购  采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