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所得税季报的申报表填写

利润总额是填写利润表中的总额998.5利润总额不等于收入-成本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在季报里面的利润表中进行填写,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无显示
从2006年7月1日起全国统一更换新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新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季报)只有14行,比原来的季报大大简化了,具体可以到国税总局网站下载后看一看!

企业所得税季报的申报表填写

2,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

本期数填4-6月的合计数,累计数填1-6月的合计数;第二季度亏损,就在本期数利润总额栏内填-26万元;累计数按实填写。
累计亏损不交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按本年累计利润总额来计算的;季报的填写:本期数填4-6月的累计数,累计数填1-6的累计数;减免所得税如果是经过税务批准的,可以自己填写;如果没有批准,自己填上也是无效的。

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

3,所得税季报表如何填

所得税报表没有本期数,本期数就是一至九月累计。累计亏损不需要纳税。收入就按损益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填写。支出可以只填成本,也可以加费用,只要应纳税所得额填正确就可以,没有逻辑关系。
所得税季报是每个季度预交所得税,收入是不含税的。在营业收入栏填1400/1.17,利润总额栏填1400/1.17*1%(如果预计全年收入不超过500万的话,就乘以2%)。减免那栏填:实际利润额*5%。数字都是可以带出来的,你试试

所得税季报表如何填

4,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应当根据利润表分析填报的。其中: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 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第5行“税率(25%)”填报25%。如果“实际利润额”是亏损(负数),那么第6-9行填“0”第11-22行不需要填报数据(空)。
就填收入、成本、利润。是负数也要填上。如果没有,就填0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上的营业收入包括营业外收入,他的成本包括费用,等等所有的减项,累计到申报期还亏损,不用报所得税,季报中利润总额,按损益表的利润额填,
应该是根据利润表上面的数字来填的,除非你的利润表中的数字不是真实的数字,利润若为亏损的话用-号填列,不过到下面的那几行就不用在填了,也就是说应纳税额就等于0了
表中只有收入、成本、利润三行有数,而且行2-行3不等于行4,按照利润表填写就行了,如果产生利润可用于弥补上年亏损 ,弥补完后仍有余额,按余额填写,然后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没有余额的话就写0

5,企业所得税季报申报的数据填什么

企业所得税季报申报(A)的数据填什么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等所有的利润减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
营业收入按照余额表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按照余额表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表说明规定: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635号)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第4行“利润总额”修改为“实际利润额”。填报说明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本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应当根据利润表分析填报的。其中: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 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第5行“税率(25%)”填报25%。如果“实际利润额”是亏损(负数),那害稜愤谷莅咐缝栓俯兢么第6-9行填“0”第11-22行不需要填报数据(空)。

6,季度所得税报表如何填写

依据损益表填: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经济特区企业按照国税发[2007]39号文规定的税率填写。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经济特区企业按照国税发[2007]39号文规定的税率填写。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7,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急求谢谢了

12月的营业收入,因为是预缴不要交太多了,可以估个数吧!!,按你估的数倒算就行了哈!!报表如果是A类,填下面的几行就行了 本期金额 累计金额2、营业收入 3、营业成本 4、利润总额 5!我个人每次是安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一估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倒算出利润总额和营业成本的、税率(25%) 25%6、应纳所得税额 9所得税季报就是预缴所得税的 你们是不是报的A类报表,是按一个季度的收入来预缴,现在报应是是报10、11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函〔2009〕38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1.“清算期间”:填报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之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止的期间。 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3.“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二)行次说明 1.第1行“资产处置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基础后确认的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 2.第2行“负债清偿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负债按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的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 3.第3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4.第4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号(负数)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 7.第7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按税收规定免税收入。 8.第8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按税收规定不征税收入。 9.第9行“其他免税所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按税收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第10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纳税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11.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本表第6-7-8-9-10行。本行按照上述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 12.第12行“税率”: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25%。 13.第13行“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1×12行。 14.第14行“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准予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 15.第15行“境外应补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在清算期间发生的境外所得应在境内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16.第16行“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3-14+15行。 17.第17行“以前纳税年度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因以前纳税年度损益调整、汇算清缴多缴、欠税等在清算期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额。其中,应退企业所得税额以“-”号(负数)填列。 18.第18行“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金额=本表第16+17行。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的总计数。 2.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负债清偿损益(4)”列的总计数。 3.第6行=本表第1+2-3-4+5行。 4.第11行=本表第6-7-8-9-10行。 5.第13行=本表第11×12行。 6.第16行=本表第13-14+15行。 7.第18行=本表第16+17行。

文章TAG:所得税季报怎么填所得  所得税  季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