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机内存不合适

系统属性,真实的文件夹被隐藏了,在手机上隐藏的文件夹和系统文件夹是不显示的,解决方法如下:在电脑上,把我提供的下面的文字复制到记事本,另存为.bat文件,然后复制到存储卡根目录,双击运行即可搞定,从下一行开始复制:::删除tf卡(U盘)病毒生成的一大批exe文件@ECHO OFFECHO 确定删除此目录下所有非隐藏的exe文件?请选择Y/NchoiceDEL /F /A:-H *.exe::删除病毒生成的EXPLORER.EXE等其他文件DEL /P /A:H EXPLORER.EXEdel svhostdel autorun.infpause::取消被隐藏的文件夹的隐藏系统只读属性echo 取消被隐藏的文件夹的隐藏系统只读属性?请选择Y/Nchoiceattrib -s -r -h
不刷机可以正常使用,刷机容易变砖头,但是刷机可以更改自己手机的注册信息
应该是你手机一买来的时候内存卡里面就安装了很多的程序,比如说导航地图一般占空间很大,没有用可以删掉,然后空出空间放更多的其他的东西。
下个文件管理器看看c盘里都有什么,把没用的残存文件或日志删掉……

2,如何用批处理命令来调整系统时间

@echooffset/amm=%time:~3,2%set/ahh=%time:~0,2%set/amm=%mm%+5set/aa=%mm%if%a%gtr60set/amm=%mm%-60&set/ahh=%hh%+%mm%/60time%hh%:%mm%pause看看这样可不可以,不过效率很低...@echooffset/amm=%time:~3,2%set/ahh=%time:~0,2%set/amm=%mm%+23set/aa=%mm%if%a%geq60set/amm=%mm%-60&set/ahh=%hh%+%mm%/60:loopif%mm%geq60set/amm=%mm%-60if%mm%lss60goto :loop2if%hh%geq24set/ahh=%hh%-24if%hh%lss24gotoE2 :%mm%pause
@echo off echo 今天是大年三十,公历日期是 date /t echo 现在时间是: time /t echo 祝大家虎年虎虎发威! pause>nul
@echo 12:34 | timerem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date 2016/08/01time 08:08:08

3,手机n81中病毒

我上次的情况和你一样,拆开手机才发现是滑盖的那个磁铁脱落乱跑,我是自动打开照相机狂拍照,解决方法:用502胶水或者胶布把磁铁粘在里面那个小凹槽里
S60没有病毒这一说你恢复出厂就行实在不行就格机
你好,你以上的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就 是你的手机真的中毒了,解决方法就是格式化手机和内存卡,记住要连内存卡也要哦,第2种情况就是你的键盘有问题,你可以拿去维修店里问,我以前也出现过跑键现象,还要换个键盘版才能搞定呢,而且价钱也是不便宜的,我的要65元,你的81要看情况吧,谢谢你的提问!!
应该不是病毒,最好是把卡格式化,然后再硬起一下
1自己手动清除。下载一个xplore ,安装。打开,菜单—工具—设置,设置为显示隐藏文件夹和系统文件夹。然后打开内存卡,可以看到有许多文件夹。还有一些不能识别的后缀名为.exe的东西。把那些后缀名为. exe 的全部删除。如果删除不了把光标移到文件夹上,菜单—文件— 文件属性,把系统、只读的勾选全部去掉,然后再删。删完后有一个autorun的文件也删掉。还有一个文件名超长是一堆字母的文件,把它及它里面的文件的只读、系统、隐藏全部勾选去掉,删除。这是病毒。然后把隐藏的文件的隐藏属性去掉就可以了。 s60v3手机中都没有病毒,不要听那些网秦的托儿们的忽悠,应该是内存卡里的文件被隐藏了,解决方法:复制一下命令到记事本,另存为批处理文件(.bat结尾的),放到存储卡根目录,双击运行即可::从该行开始复制@echo offattrib -s -r -h /S /Dexit 3直接刷机! 2

4,linux文件系统怎样初始化步骤

System V init启动过程概括地讲,Linux/Unix系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初始化启动方式.1) BSD system init2) System V init大多数发行套件的Linux使用了与System V init相仿的init也就是Sys V init,它比传统的BSD system init更容易且更加灵活。System V init的主要思想是定义了不同的"运行级别(runlevel)"。通过配置文件/etc/inittab定义了系统引导时的运行级别, 进入或者切换到一个运行级别时做什么。每个运行级别对应于一个子目录/etc/rc.d/rcX.d。每个rcX.d目录中都是一些以S或K开头的文件链接。这些链接指向的脚本都 可以接收start和stop参数,S开头的链接会传入start参数,一般是开启一项服务,K会传入stop参数,一般是停止某服务。以下是一个大致的System V init过程:(1)init 过程执行的第一个脚本是 /etc/rc.d/rc.sysinit,它主要做在各个运行级别中进行初始化工作,包括: 启动交换分区;检查磁盘;设置主机名;检查并挂载文件系统;加载并初始化硬件模块.(2)执行缺省的运行级别模式。 这一步的内容主要在/etc/inittab中体现, inittab文件会告诉init进程要进入什么运行级别,以及在哪里可以找到该运行级别的配置文件.(3)执行/etc/rc.d/rc.local脚本文件。 这也是init过程中执行的最后一个脚本文件,所以用户可以在这个文件中添加一些需要在登录之前执行的命令.(4)执行/bin/login程序注意:System V init只是一种模式,每个系统初始化都有差异,但大体上不会相差太多。如busybox执行的第一个启动脚本就是/etc/init.d/rcS,而且不可以改变,与上面讲的不同。LFS文件系统初始化示例inittab文件由下内容可以看出,最先执行的是/etc/rc.d/init.d/rc文件,给这个文件传入的参数是一个数字,rc会由传入的数字合成rcX.d目录的路径,然后执行其中的所有脚本链接。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功能。# Begin /etc/inittabid:3:initdefault:<em><strong>si::sysinit:/etc/rc.d/init.d/rc sysinit</strong></em> #可以设定初始化脚本l0:0:wait:/etc/rc.d/init.d/rc 0l1:S1:wait:/etc/rc.d/init.d/rc 1l2:2:wait:/etc/rc.d/init.d/rc 2...ca:12345:ctrlaltdel:/sbin/shutdown -t1 -a -r nowsu:S016:once:/sbin/sulogin1:2345:respawn:/sbin/agetty tty1 96002:2345:respawn:/sbin/agetty tty2 9600...# End /etc/inittabetc目录结构只是一部分,有删减。.├── fstab├── <em>inittab</em>├── inputrc├── profile├── rc.d│ ├── init.d│ │ ├── checkfs│ │ ├── cleanfs...│ │ ├── modules│ │ ├── mountfs│ │ ├── mountkernfs│ │ ├── network│ │ ├── rc #when boot, run.│ │ ├── reboot...│ ├── rc0.d│ │ ├── K80network -> ../init.d/network│ │ ├── K9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 S60sendsignals -> ../init.d/sendsignals│ │ ├── S70mountfs -> ../init.d/mountfs│ │ ├── S80swap -> ../init.d/swap│ │ ├── S90localnet -> ../init.d/localnet│ │ └── S99halt -> ../init.d/halt│ ├── rc1.d│ │ ├── K80network -> ../init.d/network│ │ └── K9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rc2.d│ │ ├── K80network -> ../init.d/network│ │ └── K9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rc3.d│ │ ├── S1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 S20network -> ../init.d/network│ ├── rc4.d│ │ ├── S1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 S20network -> ../init.d/network│ ├── rc5.d│ │ ├── S1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 S20network -> ../init.d/network│ ├── rc6.d│ │ ├── K80network -> ../init.d/network│ │ ├── K90sysklogd -> ../init.d/sysklogd│ │ ├── S60sendsignals -> ../init.d/sendsignals│ │ ├── S70mountfs -> ../init.d/mountfs│ │ ├── S80swap -> ../init.d/swap│ │ ├── S90localnet -> ../init.d/localnet│ │ └── S99reboot -> ../init.d/reboot│ └── rcsysinit.d│ ├── S00mountkernfs -> ../init.d/mountkernfs│ ├── S02consolelog -> ../init.d/consolelog│ ├── S05modules -> ../init.d/modules...├── udev│ ├── rules.d│ │ └── 55-lfs.rules│ └── udev.conf└── vimrcnetwork脚本#!/bin/sh. /etc/sysconfig/rc. $. /etc/sysconfig/networkcase "$ start) # Start all network interfaces for file in $ do interface=$ # skip if $file is * (because nothing was found) if [ "$ then continue fi IN_BOOT=1 $ done ;; stop) # Reverse list FILES="" for file in $ do FILES="$ done # Stop all network interfaces for file in $ do interface=$ # skip if $file is * (because nothing was found) if [ "$ then continue fi IN_BOOT=1 $ done ;; restart) $ sleep 1 $ ;; *) echo "Usage: $ exit 1 ;;esac# End /etc/rc.d/init.d/network?

5,linux如何设置启动命令服务java jar huizhizgrbbinsocketserverjar

直接输入下面两条命令echo java -jar /huizhi/zgrb/bin/socket_server.jar & > /etc/rc.localecho searchd -c /huizhi/zgrb/zgshb/indexfolder/config.txt & >>/etc/rc.local或者vi /etc/rc.local在该文件中添加如下两行java -jar /huizhi/zgrb/bin/socket_server.jar &searchd -c /huizhi/zgrb/zgshb/indexfolder/config.txt &
直接将这两行命令写到 /etc/rc.local 文件中即可!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将命令写入启动后默认的环境设定文件中即可。相关知识:1、相关基础知识点 1)redhat的启动方式和执行次序是: 加载内核 执行init程序 /etc/rc.d/rc.sysinit # 由init执行的第一个脚本/etc/rc.d/rc $RUNLEVEL # $RUNLEVEL为缺省的运行模式/etc/rc.d/rc.local #相应级别服务启动之后、在执行该文件(其实也可以把需要执行的命令写到该文件中) /sbin/mingetty #等待用户登录 在Redhat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个运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调入keymap以及系统字体 启动swapping 设置主机名 设置NIS域名 检查(fsck)并mount文件系统 打开quota 装载声卡模块 设置系统时钟 等等。 /etc/rc.d/rc则根据其参数指定的运行模式(运行级别,你在inittab文件中可以设置)来执行相应目录下的脚本。凡是以Kxx开头的,都以stop为参数来调用;凡是以Sxx开头的,都以start为参数来调用。调用的顺序按xx从小到大来执行。(其中xx是数字、表示的是启动顺序)例如,假设缺省的运行模式是3,/etc/rc.d/rc就会按上述方式调用/etc/rc.d/rc3.d/下的脚本。 值得一提的是,Redhat中的运行模式2、3、5都把/etc/rc.d/rc.local做为初始化脚本中的最后一个,所以用户可以自己在这个文件中添加一些需要在其他初始化工作之后,登录之前执行的命令。 init在等待/etc/rc.d/rc执行完毕之后(因为在/etc/inittab中/etc/rc.d/rc的action是wait),将在指定的各个虚拟终端上运行/sbin/mingetty,等待用户的登录。 至此,LINUX的启动结束。 2)init运行级别及指令 一、什么是INIT: init是Linux系统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 所谓的init进程,它是一个由内核启动的用户级进程。 内核自行启动(已经被载入内存,开始运行,并已初始化所有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结构等)之后,就通过启动一个用户级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导进程。所以,init始终是第一个进程(其进程编号始终为1)。 内核会在过去曾使用过init的几个地方查找它,它的正确位置(对Linux系统来说)是/sbin/init。如果内核找不到init,它就会试着运行/bin/sh,如果运行失败,系统的启动也会失败。 二、运行级别 那么,到底什么是运行级呢? 简单的说,运行级就是操作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功能级别。这个级别从1到6 ,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运行级定义如下 # 0 -停机(千万不能把initdefault设置为0) # 1 -单用户模式# s init s = init 1 # 2 - 多用户,没有 NFS # 3 -完全多用户模式(标准的运行级) # 4 -没有用到 # 5 - X11多用户图形模式(xwindow) # 6 -重新启动(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设置为6) 这些级别在/etc/inittab 文件里指定。这个文件是init 程序寻找的主要文件,最先运行的服务是放在/etc/rc.d 目录下的文件。在大多数的Linux 发行版本中,启动脚本都是位于 /etc/rc.d/init.d中的。这些脚本被用ln 命令连接到 /etc/rc.d/rcn.d 目录。(这里的n 就是运行级0-6)3):chkconfig命令(redhat操作系统下) 不像DOS 或者 Windows,Linux 可以有多种运行级。常见的就是多用户的2,3,4,5 ,很多人知道 5 是运行 X-Windows 的级别,而 0 就 是关机了。运行级的改变可以通过 init 命令来切换。例如,假设你要维护系统进入单用户状态,那么,可以使用 init 1 来切换。在 Linux 的运行级的切换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寻找对应运行级的目录/etc/rc[0-6].d下的K 和 S 开头的文件,按后面的数字顺序,执行这 些脚本。对这些脚本的维护,是很繁琐的一件事情,Linux 提供了chkconfig 命令用来更新和查询不同运行级上的系统服务。 语法为: chkconfig --list [name] chkconfig --add name chkconfig --del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chkconfig 有五项功能:添加服务,删除服务,列表服务,改变启动信息以及检查特定服务的启动状态。 chkconfig 没有参数运行时,显示用法。如果加上服务名,那么就检查这个服务是否在当前运行级启动。如果是,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level 选项可以指定要查看的运行级而不一定是当前运行级。 如果在服务名后面指定了on,off 或者 reset,那么 chkconfig 会改变指定服务的启动信息。on 和 off 分别指服务在改变运行级时的 启动和停止。reset 指初始化服务信息,无论有问题的初始化脚本指定了什么。 对于 on 和 off 开关,系统默认只对运行级 3,4, 5有效,但是 reset 可以对所有运行级有效。指定 --level 选项时,可以选择特 定的运行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个运行级,只能有一个启动脚本或者停止脚本。当切换运行级时,init 不会重新启动已经启动的服务,也不会再 次去停止已经停止的服务。 选项介绍: --level levels 指定运行级,由数字 0 到 7 构成的字符串,如: --level 35 表示指定运行级3 和5。 要在运行级别3、4、5中停运 nfs 服务,使用下面的命令: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add name 这个选项增加一项新的服务,chkconfig 确保每个运行级有一项 启动(S) 或者 杀死 入口。如有缺少,则会从缺省的init 脚本自动 建立。 --del name 用来删除服务,并把相关符号连接从 /etc/rc[0-6].d 删除。 --list name 列表,如果指定了name 那么只是显示指定的服务名,否则,列出全部服务在不同运行级的状态。 运行级文件 每个被chkconfig 管理的服务需要在对应的init.d 下的脚本加上两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释。 第一行告诉 chkconfig 缺省启动的运行级以及启动和停止的优先级。如果某服务缺省不在任何运行级启动,那么使用 - 代替运行级。 第二行对服务进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释。 例如,random.init 包含三行: # chkconfig: 2345 20 80 # description: Saves and restores system entropy pool for # higher quality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表明 random 脚本应该在运行级 2, 3, 4, 5 启动,启动优先权为20,停止优先权为 80。 好了,介绍就到这里了,去看看自己目录下的/etc/rc.d/init.d 下的脚本吧。 设置自启动服务: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n 2. 实例介绍:1、在linux下安装了apache 服务(通过下载二进制文件经济编译安装、而非rpm包)、apache 服务启动命令: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让apache服务运行在运行级别3下面。 命令如下: 1)touch /etc/rc.d/init.d/apache vi /etc/rc.d/init.d/apache chown -R root /etc/rc.d/init.d/apache chmod 700 /etc/rc.d/init.d/apache ln -s /etc/rc.d/init.d/apache /etc/rc.d/rc3.d/S60apache #S 是start的简写、代表启动、K是kill的简写、代表关闭。60数字 代表启动的顺序。(对于iptv系统而言、许多服务都是建立在数据库启动的前提下才能够正常启动的、可以通过该数字就行调整脚本的 启动顺序)) apache的内容: #!/bin/bash #Start httpd service /server/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至此 apache服务就可以在运行级别3下 随机自动启动了。(可以结合chkconfig 对启动服务进行相应的调整)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Apache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另附: 1. 在/etc/rc.d/rc.local中增加启动apache的命令,例如:/usr/local/httpd/bin/apachectl start 2. 将apache注册为系统服务 首先将apachectl命令拷贝至/etc/rc.d/init.d目录下,改名为httpd 使用编辑器打开httpd文件,并在第一行#!/bin/sh下增加两行文字如下 # chkconfig: 35 70 30 # description: Apache 接着注册该服务 chkconfig --add httpd 一切OK了,启动服务 service httpd start 其中所增加的第二行中三个数字第一个表示在运行级别3和5下启动apache,第二、三是关于启动和停止的优先级配置,无关紧要。
建议你自定义一个shell文件,然后把你要开机启动的命令加入然后在/etc/rc.local 中用命令调用shell文件

文章TAG:S60l如何开启echo如何  开启  手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