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铁在雪地速度很慢,为什么坐火车离得近的反而时间更久
来源:整理 编辑:高铁查询 2022-12-22 12:22:01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坐火车离得近的反而时间更久
火车有不同的类型,有快车,动车,高铁,运行速度从低到高排列。所以如果你坐的是速度最慢的车,即使路线很短,时间也会很长。另外同样是高铁,不同的车次经停站点不一样,经停站点多的,速度就慢,站点少的,速度就快。![为什么坐火车离得近的反而时间更久](//www.sina178.com/d/file/20221019/6c0aaea7641423b896e2acb258a15a29.png)
2,问大家个事情动车或者高铁为何速度这么快
1 、动力系统不一样:传统的火车,有一句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就是说,火车车厢没有动力源,只能由牵引机车(车头)进行拉动运动,整列列车只有车头有动力源,负重太大火车就跑得慢。而动车组属于动力分散型的列车,也就是一列8节的动车组,就会有4节车厢安装有电动机发动装置,这样列车,车要比其他的快。2、车体:动车组车体采用流线型车身,风阻系数小,车辆本身采用了非常先进的材料和生产工艺,使的车厢本身很轻,每节车厢比原来轻了1/3以上,每组只有8节或16节,车辆轻了,负重小了,跑的就快了。3、轨道线路:高铁线路是与其他线路开的独立建设和使用的,在修建时技术要求非常高,能承受得起动车组水平的冲击力,线路都比较直,很少有转弯,即使有转弯,转弯半径也是非常大的,这样保证了动车组可靠的高速运行。一般的铁路线,弯道多、路基差,火车跑不快。![问大家个事情动车或者高铁为何速度这么快](//www.sina178.com/d/file/20221019/ae7e16ec24e6f571fafc3cec3ec2868c.png)
3,沪蓉沪渝动车组行驶中那个路段速度最慢为什么
沪汉蓉动车全程速度最慢的区段,如楼上说的,是宜万铁路宜昌东-利川段。这一段设计时速只有160km/h,动车组实际运行中往往还不能达速运行,无疑大大拖累了沪汉蓉动车的全程用时。但这是有原因的。宜万线需要穿越四川盆地边缘的一系列山系以及清江大峡谷,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更堪称铁路“禁区”(多为喀斯特溶洞结构),全线桥梁、隧道比达到70%以上,高风险隧道就有34处,每公里建造单价高达6000万,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甚至要超过青藏铁路。举个简单的例子: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全长10.5公里,却要穿过15条断裂带、3条地下暗河,各种现代大型工程机械齐上阵,整整挖了6年!最后冲刺阶段200米的距离就挖了一年!说实话,在这种条件下能达到160时速已经很不错了。以后规划中的沪汉蓉350高铁则会避开这一区域,经宜昌由长江以北接入郑渝高铁进入万州。沪蓉西高速是沪渝高速在湖北省境内的西段,该路段东起湖北省宜昌市长江大桥,途经宜都、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六个县市,止于利川市的鱼泉口! 沪蓉高速与沪渝高速是两条不同的高速公路,两者的走向和途径的城市都不一样! 沪蓉高速: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合肥-六安-麻城-武汉-孝感-荆门-宜昌-奉节-万州-垫江-南充-遂宁-成都 沪渝高速:上海-湖州-宣城-芜湖-铜陵-安庆-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宜昌-恩施-利川-忠县-垫江-重庆![沪蓉沪渝动车组行驶中那个路段速度最慢为什么](//www.sina178.com/d/file/20221019/2add56ae11cabc609c0bfe72a425e0b9.png)
4,为什么透过动车组上的玻璃看到外边的景物移动慢真的有所谓的减
现在很多媒体都在误传动车组装了“减速玻璃”,认为有了它就可以减慢外面景物的速度,其实这是一个违背科学的错误。“减速玻璃”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减速玻璃”。其实无论是动车组的车窗玻璃还是汽车前挡风玻璃都应该叫“车用安全玻璃”,它实际上是一种夹层玻璃,是由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夹一层PVB胶片制成,这种玻璃受外力损坏时,玻璃碎片仍然粘在胶片上,而不会飞出给车上乘员造成二次伤害。高质量的前挡风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透光率好,没有光畸变等,能非常真实的反映外面的景物形态与运动状态,视觉非常清晰,跟没有玻璃的视觉效果一样,加上夹层技术还具有一定的隔热、柔和光线的效果,使人的感觉更舒服些。那为什么在动车组里看外面的景物不快呢?主要原因是动车组的路基高架,离景物通常都比较远,且车窗宽大,视野开阔。人们判断运动知觉的变量不是线速度,而是角速度(视角度/秒)。一个点状物以相同速度运动,若其运动方向恰好与眼睛视线平行,此时的视角为0°(当然,人有两只眼睛,不可能与两只眼睛都为0,实际上只能是接近0),即角速度为0,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运动;而当运动方向与眼睛视线垂直时,角速度就最大,就能感觉到很快的运动速度。另外,相同的线速度,距离越远,角速度越小,感觉速度越慢。比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高速运动的天体,其平均公转线速度达到约30Km/S!还有什么车能比?可是我们能感觉到吗?不能啊,为什么?难道是我们的地球也装上了“减速玻璃”?非也!就是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参照物(如太阳)太远太远,角速度很小,平均每天不到1°,这么慢的角速度人几乎就不能分辨,从而产生了“慢”的错觉!下次坐动车组你挨近玻璃窗俯视紧挨着动车旁边的路基、电杆等看看是不是还很慢啊?动车组200多公里的时速要装什么“减速玻璃”,飞机800多公里时速也没说是“减速玻璃”啊,战斗机更是高达数千公里该怎么办?还有比战斗机更快的航天飞机呢?所以,所谓“减速玻璃”是科盲们发明的伪科学,大家不要再跟着延续这个无知的笑话了。搜一下:为什么透过动车组上的玻璃看到外边的景物移动慢?真的有所谓的“减速玻璃”?可是根据光学原理不成立啊!
5,高铁为什么才一百公里特慢了
哪里的高铁?可能是路段限速,或者是和前方列车相距在安全距离以内,才不得不降速。武汉到重庆实际上由三段线路组成:汉宜铁路(汉口-宜昌东),宜万铁路(宜昌东-凉雾),渝利铁路(凉雾-重庆北),其中汉宜、渝利线只规划为时速200公里(据称能提速到250)的国家ⅰ 级铁路,按铁路总公司对高速铁路的最新的技术规定——设计速度250km/h以上、初期运营速度200km/h以上的客运专线,它们实际上已经不属于“高铁”;而宜万铁路宜凉段更是只有160km/h的设计速度,在国内现有的高铁网(城际铁路不算)中是“最慢”的。
如果说宜万线设计只有160还可解释为沿线地质条件太过复杂不利于工程展开(高山深谷和喀斯特地貌区,桥隧比近80%,单位公里造价超过青藏线,有些隧道挖了六七年才通车),那么基本处于江汉平原的汉宜线也只设计了200时速就未免说不通。这主要在于沪汉蓉通道规划的时间较早,在零几年(那时刘疯子还没下台)动工兴建的时候,国内对高铁发展的前景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以当时的眼光看,200的时速相对于传统铁路而言似乎已经不算慢,而350高铁当时却被很多人质疑(技术是否可靠、成本是否太高),然而短短几年后350高铁的全面铺开就使得这些200快铁黯然失色了。当然,当时没有认识到高铁技术在短短几年内的迅速发展、没有认识到350高铁从一开始几乎被所有人质疑“抢钱”到几年后的一票难求,这种“目光短浅”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此外,当时高铁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同方向已经有了较高等级的既有铁路的,建设350客运专线(比如京沪、京广、沪昆);同方向没有既有铁路或者既有铁路等级很低,建设250&200客货两用线(比如沪汉蓉、东南沿海)。本意是希望这些客货两用线建成后能够起到兼容普通列车以及货运的作用,然而开通运营后的实际情况是:(1)动车组一票难求,导致所有运力都被用去加开新的动车组,普通列车和货车根本挤不下,而且从技术上说在动车线上开货车也纯粹是too young too simple——速度无法兼容,对轨道的伤害也很大;(2)由于铁路货运持续不景气,建成后才发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货运需求。因此事后诸葛亮地看,这个规划思路基本是个败笔,所谓的客货两用线基本变成了事实上的客运专线,却只设计了200&250的时速。
因此短短几年后沪汉蓉铁路的200&250速度就变成了瓶颈,目前可以指望的是即将通车的渝万铁路(250)和在建的郑万高铁(350),配合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可以有效提高宜昌以西段的运行速度。至于宜昌以东段则需要等待规划中的新的沪汉蓉350高铁了。
文章TAG:
为什么高铁在雪地速度很慢为什么 什么 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