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纳税人税率如何规定

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以下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2、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农业产品、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3、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4、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一般纳税人税率如何规定

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怎么算一般纳税人税率计算公式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售额X适用的税率-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计算应交税额应按: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7%(具体应按税务核定的税率执行) 月营业收入/(1+17%)= 不含税收入 不含税收入*17%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是你公司从外边购进货物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期初留抵 销项税额=应税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税率 进项税额就是你当期认证相符的进项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怎么算一般纳税人税率计算公式

3,一般纳税人的税率

一般纳税人的税点是按不同行分,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的税率有这几个:17%、13%、11%以及6%,并且这几个税率不会因为开具增值税发票或是普通发票而改变。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还分基本税率、低税率和出口货物零税率。一般纳税人的基本税率为17%:除了进口货物或是列举的外,包括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在内的税率都为17%的基本税率。一般纳税人的低税率为13%: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粮食,食用植物油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自来水,暖气,冷热水,煤气,天然气,沼气等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图书,报纸,杂志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农产品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祠料,农药,化肥等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金属矿采选产品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电子出版物或是音像制品为低税率13%;销售或进口二甲酿或盐为低税率13%
17%

一般纳税人的税率

4,一般纳税人有多种税率应该怎么计算税额

一般纳税人,无论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税率都是17%。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锐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增值税普通发票(俗称:普通发票)的区别:取得发票的纳税人是否可以依法抵扣购货进项税额。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货方可以凭抵扣联,依法申报认证抵扣进项税额,而普通发票,购货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在发票内容的构成要素上,增值税专用发票将票面金额一分为二,勾稽关系为“金额+税额=价税合计”,其中:“金额*税率=税额”。由于普通发票不具有抵扣进项税额的功能,因此,无需将价税分列开具,只需将价税合计合并开具为“金额”。另外,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如:增值税专用发票需列明购销双方的税务登记号,等。这些不同之处均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抵扣功能所致。

5,一般纳税人如何计算税负和各种税率所有的计算公式

  税负率的计算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  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如果有进料加工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金,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入*适用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用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  另外对于免税及出口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比例为6%,应计入公式中。

6,一般纳税人税率计算例如我销售20000元的东西

缴纳增值税,税率商业的是17%,抵扣的税金=15000/(1+17%)计算后应缴的增值税=[20000/(1+17%)-15000/(1+17%)]*17%利润=销售—进价-营业成本费用-主营业务及附加税收利润还要交25%的所得税
一、增值税:1、按含税价倒推收入(不含税)或者直接按发票上写明的货款和税款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含税价/1.17)*0.17=59456.41元2、如果你的进价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计算进项税额,或者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认证抵扣,否则不能抵扣下面计算按取得了专用发票等抵扣凭证进项税额=(387072/1.17)-0.17=56241.23元3、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59456.41-56241.23=3215.18元。二、其他各项地税(城建、教附、地方教附)这个一般是缴纳的增值税约10%即3215.18*0.1=321.52元三、购销合同印花税销售+采购合计乘以印花税率,也有几百元四、企业所得税这个查账征收的话,看你的利润率是多少用不含税的销售减计入采购成本的(如果没取得专用发票,则全额计入,如果取得了专用发票,则减去抵扣的税额计算采购成本),再减去其他营业费用计算你的利润最后用利润乘25%的企业所得税率。
1、进价含税15000元价税分离, 税为:15000/1.17*0.17=2179.49 价为:15000-2179.49=12820.512、销售为20000元价税分离, 税为:20000/1.17*0.17=2905.98 价为:20000-2905.98=17094.023、缴纳增值税为2905.98-2179.49=726.494、缴纳附税为: 城建税=726.49*0.07=50.85 教育费附加=726.49*0.03=21.79 防洪费=726.49*0.01=7.265、营业利润=17094.02-12820.51-726.49-50.85-21.79-7.26=3467.12 6、企业所得税不再营业利润范围

7,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怎么计算

大部分一般纳税人企业,无论是开具普票,还是专票,增值税税率都是17%。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税率是11%、部分现代服务业 增值税税率是6%
你说的那个应该是税负率吧,增值税的税率是17%,然后税务局有规定各个行业的最低税负率的应纳税额/销售收入=税负率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按照4.2%的税负算的话,这个月的应纳税额应该是=销售收入8547元(不含税价)*4.2%=358.97元,这个月的进项税额应该需要=销项税额1452-358.97=1093.3元那这个月需要开进发票7524元。
控制税负率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分析:1、 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企业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 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2、 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如果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3、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4、 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留抵税额增长比例)#如果企业应纳税额连续三个月等于0,该企业异常。5、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该企业申报异常。6、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化分析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上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大于1.5或小于0.5,该企业申报异常。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详细说说如何具体操作: 公式 1.2 %=x÷y,想控制1.2%的税负,就要交纳x元增值税,并要做y元主营业务收入,可有两个变量怎么能控制税负呢? 还有一个公式 y=(上期留抵增值税+本期进项增值税)÷(17%-1.2 %)我们把上述公式中的红字称为“本期可抵扣增值税”蓝字称为“预计税负”则 y=本期可抵扣增值税÷ (17% - 预计税负) 例:上期留抵100万增值税,本期已认证进项增值税100万,想要控制在1.2 %的税负,应当做多少主营业务收入? 套入公式得 y =(1000000+1000000)÷(17%-1.2 %) =2000000÷15.8% =12658227.85(元)计算应纳增值税x =12658227.85×17%-2000000 =151898.73 (元) 税负率=151898.73÷12658227.85 =1.2 % 将你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到12658227.85元就能达到1.2 %的税负了 有些会计人士在月底一衡量税负发觉高了就向下调销售收入,调过后发觉还不理想就还调,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在月中旬结合进项发票情况合理控制制定税负,控制销售收入。

文章TAG:一般纳税人税率怎么算一般  纳税  纳税人  
下一篇